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艰苦奋斗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理解“紧日子”与“好日子”的辩证关系?对于中国中车而言,坚持过紧日子,既是传承百年的生存哲学,也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智慧,更是作为中央企业的政治担当。
“紧”是锤炼韧性的磨刀石。从1881年成立至今,中国中车历经风雨而基业长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秉持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在经营指标屡创新高、发展势头向好时,中车人依然保持清醒,懂得“常将有日思无日”的道理。近年来,通过全面强化成本管控、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推进精益管理,企业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实践证明,只有把“紧日子”过在平时,才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住压力、经得起考验。这种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正是企业行稳致远的生存之道。
“紧”是激发创新的动力源。资源约束往往倒逼创新突破。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中车将“紧”的约束转化为“好”的机遇,大力发展绿色智能交通装备,高速动车组技术持续突破、氢能列车陆续问世、永磁牵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今,中车强势发力清洁能源第二赛道,把有限的资源精准投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这种以“紧”促“变”、以“变”求“进”的发展思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久动能。
“紧”是践行宗旨的试金石。作为中央企业,中国中车始终牢记“国之大者”。通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治理体系建设,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从办公室的“一张纸双面用”,到项目中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车人以“紧中求进”的奋斗姿态,生动诠释了“国之重器”的责任担当与使命追求。当前,全集团正在开展“树标杆、当典范、作表率”活动,将勤俭节约的理念转化为每位员工的行动自觉,让艰苦奋斗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奋进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上,中国中车的实践充分证明:今天的“紧”,是为了明天的“好”;当下的“俭”,是为了长远的“强”。从“舌尖上的节约”到“生产线上的精益”,从“办公桌前的节流”到“市场拓展的开源”,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都在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过紧日子中打磨核心竞争力,在创造好日子中展现央企担当,让中国创新的列车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