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株洲日报]为“中国速度” 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 2015-05-20

   株洲日报记者 成建梅

    通讯员 陈建智 尹智毅

    走进陈喜红的办公室,见到的是琳琅满目的书籍、各式各样的机车转向架零部件,“有时还有听课的职工,我的办公室已经成为机车转向架的研讨课堂”。

    22年前,重庆大学硕士毕业的陈喜红放弃了去深圳、广州淘金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工作。那时的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与中国机车、动车、城轨车辆结缘,成为中国南车首席技术专家、南车株机公司副总工程师,并且带出一大批“中国速度”的精英。

    4月底,陈喜红走上全国劳动模范颁奖台。

    遭遇“守口如瓶”,决意自主开发

    陈喜红主要从事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转向架的开发。转向架之于火车,如同腿之于人,是轨道交通装备车辆的关键零部件。

    世界轨道交通技术与产业200多年前起源于欧洲。对核心技术,合作的西方大公司守口如瓶。

    当陈喜红向对方交涉和请教时,对方两手一摊:“很抱歉,这不在合同之列!”严酷的现实,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但也激活了自主开发的锐气。

    一年时间,陈喜红和开发团队对外国公司提供的转向架进行逆向追索,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大功率电力机车转向架的设计原理,成功研制出合乎我国铁路使用要求的和谐1型八轴9600千瓦电力机车转向架,企业为此节省上亿元的成本。

    一鼓作气,开始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电力机车转向架,将我国大功率电力机车转向架技术向前推进了20年;“高粘着重载货运机车Co转向架”完成了设计和制造,填补了国际上同类产品的空白,成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范例。

    掌握核心技术,拥有40项发明专利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进军土耳其地铁轻轨市场。

    土耳其伊兹密尔市轻轨线路曲折蜿蜒,仅仅30米的拐弯半径,只是常规地铁的四分之一,对转向架的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到一年,全新的中国版铰接式转向架问世,填补世界技术空白。目前,应用了这种新技术生产的轻轨列车,在土耳其已无故障运营了100多万公里,远远超过了原技术规范的要求。

    三年前,公司承揽马来西亚城际动车组项目,线路是米轨铁路,轨间距比中国的标准轨要少400多毫米。这就意味着,要在更小的转向架空间内,装下同样多的“五脏六腑”,如变速箱、牵引传动装置、制动装置等。而此前,中国并不拥有这样的技术。

    陈喜红团队迎难而上,创造性地将体积较大的转向架减速传动装置,分解为两级减速传动。经过试验,新型的踏面+轴盘制动较之传统的轮盘制动,不仅减速效果好,且使用寿命延长三分之一以上,马来西亚业主欣然接受了这一技术设计。

    从事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转向架科研22年,陈喜红先后主持了20余款高速与重载电力机车的研制,实现了多个中国同行、乃至世界同行“零”的突破。他和团队共申请专利127 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

    目前,我国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同时大力开展高铁外交,“中国制造2025”方略也已制定。 陈喜红说,伴随着中国高铁大踏步走出去的态势,“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胶轮车等更多的火车‘底盘’,等待我和同伴们去开发。”

    作为全国劳模,他对“劳动”有更深的理解,认为作为劳动者,不仅要苦干,要巧干,更要“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