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钢铁丝路 共筑繁荣!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两周年

来源: 2025-04-14

  4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迎来开行两周年,交出亮丽答卷。这趟由“复兴号”“澜沧号”担当,承载着合作与友谊的国际旅客列车,成为联通中老两国的“黄金纽带”,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澎湃动能。

黄金大通道  数据见证共同繁荣

2023413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中车大连公司联合研制的“复兴号”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和“澜沧号”在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跨境首发,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凭借经济、快捷、舒适等优势,这趟国际旅客列车深受中外旅客青睐,迅速成为国际旅客新的首选交通方式。

一组数据,见证繁荣。

两年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始发正点率达到100%、终到正点率99%,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客流持续旺盛,累计发送旅客191万人次,其中跨境旅客49万余人次,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开行的第二年较第一年发送旅客增加44.3万人次,增长60.2%。在保持昆明南至万象国际旅客列车每天开行的基础上,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间国际旅客列车从每周开行4天加密至6天,每趟旅客列车跨境旅客席位由初期250个增至390个,出入境客流量从日均300人次增长至最高1300人次,为旅客跨境旅游、学习、经商等提供了极大便利。

复兴号、澜沧号以时速160公里在中老铁路上飞驰,极大提升了国际旅客的出行效率与体验。昆明南至万象国际旅客列车运行时间由开通初期的10小时30分压缩至9小时30分左右,乘动车当日通达。“早上在昆明吃过桥米线、晚上到老挝万象品老挝米粉”成为现实。

开行以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上座率保持较高水平,单日最高上座率达100%,“坐着动车游老挝”“坐着动车游云南”,带火了西双版纳、琅勃拉邦等城市的旅游产业,激发了消费新动能。

两年来,飞驰的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为促进中老两国人员往来、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注入了强劲动力。

量身定制  助力国际旅客便捷、舒适之旅

作为中国和老挝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和中车大连公司联合打造的“复兴号”“澜沧号”动车组,承担了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运输任务。列车根据中老铁路运营需求进行了“量身定制”。

针对中老铁路沿线高温多雨、隧道密布,提高了车体防腐蚀、隔热等性能;空调系统设置压力保护装置,减小进出隧道时车内压力波动,减轻对旅客耳部带来的压迫感,提高舒适度。针对跨境运营需求,每排座椅下方均设有符合中国、老挝两种标准的电源插座和USB插孔,全车服务标识采用老、中、英三种文字,旅客服务信息显示屏采用老、中、英三种语言滚动播报,方便国际旅客出行。

量身打造的“中国列车”,为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乘车体验。

金牌服务 全天候护航中老铁路

自中老铁路开通以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建立了“全天候”响应的服务体系,在老挝万象动车所、昆明西客整所配置标准化售后服务站,为中老铁路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营保驾护航。

协助用户精心做好日常设备点检、故障处置。在老挝泼水节、国庆节、元旦等重要节日,专门组织人员上车添乘或驻站,保障运行秩序;针对老挝高温多雨天气,加强动车组空调、车窗、车门、走行部等关键部件的检查,通过严格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除故障隐患;同时,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售后服务保障,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全天候快速响应,确保动车组安全有序运行。目前,中老铁路动车组已安全运营超过500万公里。

在护航列车运行安全的同时,中车四方还协助老挝培养本土化铁路技术人才。

为提升中老铁路老挝籍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积极组织技术专家和站内骨干,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培训,向老挝籍员工“手把手”传授动车组运维技术。培训内容从车辆总成、电气、网络等知识,到日常检修及故障处理等多个领域,并结合现车进行现场操作指导和答疑解惑。

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老挝籍员工达120余人次。经过系统培训,老挝籍员工已具备独立进行动车组日常检修及常见故障处理的能力,逐步成长为中老铁路运维团队的重要力量,为中老铁路运营维护的本土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研制的中老铁路动车组,共有4列“澜沧号”和2列“复兴号”。第5列“澜沧号”正在中车四方加紧制造,新车将进一步升级旅客服务设施,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同时为中老铁路“黄金通道”提供更强劲的运力支撑。

未来,中车四方将在国铁集团指导下,持续协助老中铁路公司做好中老铁路动车组的运用安全保障,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为中老铁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样板工程持续贡献中车技术、中车服务,为造福中老两国民众、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