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时速350公里!中车四方“智能版”复兴号投入京广高铁京武段高标运营

来源: 2022-06-23

中国高铁再次跑出“加速度”!6月20日7点40分,随着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CR400AF-Z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瑞龙智行”担当的G66次列车,从武汉站点首发驶出,一路风驰电掣,以350公里的时速高速奔往北京西站,京广高铁京武段(北京至武汉段)成功实现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

由此,我国新增又一条按照时速350公里全球最高商业速度运营的高铁。多个城市间的旅行时间进一步缩短,北京西至石家庄、郑州东、武汉最快旅行时间分别压缩至1小时01分、2小时11分、3小时48分。

据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首席设计师王浩介绍,担当京武段高标运营首发的CR400AF-Z动车组,是我国“智能版”的复兴号。此次京广高铁京武段高标运营,投用了中车四方研制的新一批时速350公里CR400AF-Z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将为旅客带来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智能复兴号有啥亮点?

据介绍,CR400AF-Z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打造,在智能服务、智能运维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列车智能化水平和旅客出行体验,具有外型更美观、列车更智能、运行更低碳、乘坐更舒适等亮点。

更美观。外观采用“瑞龙智行”方案。银灰色车身象征科技,车头曲线造型延续复兴号“龙家族”特征,“国旗红”“故宫红”“祥龙黄”三色彩带环绕,形似“祥龙飞舞”。寓意智能高铁畅行领跑,科技创新引领民族伟大复兴。

更智能。车厢具备智能照明、智能温控、自动语音播报、自动关门红外检测、智能交互等智能化服务功能,提升旅客出行体验。长编组智能复兴号设置基于5G技术的WiFi系统,提供更优质的移动网络服务。

采用更强大的智能感知、智能诊断等技术。升级车载安全监测系统、构建以太网控车网络和5G车地传输“高速通道”、优化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安全监测项点增加700多个,信息传输速率提高100倍,开发140余个故障预测与状态修智能分析模型,实现列车状态“全息化”感知、故障“智能化”诊断、车辆“预测性”维护,更好保障行车安全,大幅提升了动车组运维的智能化水平。

更低碳。采用低阻力流线头型,运行阻力降低约2.5%。空调系统采用变频控制,能耗降低10%。通过低碳节能设计,人均百公里运行能耗降低7.9%。增加灰水回收装置,节水17%以上;客室选用新型环保材料,更加绿色环保。

更舒适。商务座采用全新的“鱼骨式”布局,用流畅大S曲线实现区域分割,一人一舱,提升了私密性。可一键切换“坐姿、半躺、平躺”三种姿态。提供信息娱乐、无线投屏、无线充电等智能交互服务。

一等座椅增加电动调节腿托,增加腿部支撑;优化了座椅靠背曲线以及坐垫的造型、软硬度,包覆感更强;增加USB接口数量,座椅后背设置抽拉式小桌板,使用更方便。二等座椅在靠背后方增加了USB充电接口,方便旅客充电;加深小桌板杯托凹槽深度,提高水杯放置的稳定性。

此外,车厢采用新的隔音降噪设计结构,部分区域噪声降低了约5分贝,客室更安静。增加盲文标识,设置无障碍车厢,配备更宽的通过门、无障碍卫生间、轮椅放置区等,满足特殊人群出行需求,更加人性化。

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是我国高铁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京广高铁按时速300至350公里标准建设,2012年全线贯通以来,常态化按时速310公里达标运营。随着时速350公里智能复兴号在京武段开跑,京广高铁京武段成为继京沪、京津、京张、成渝后我国第五条成功实现常态化时速350公里运营的高铁。

京广高铁京武段连接南北,承东启西,与徐兰、郑渝、汉十等多条高铁紧密衔接,干线地位十分重要,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后,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对于发挥高铁成网运营效能、提升高铁运输品质、更好地服务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