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详细页面

拉林铁路“复兴号”高原双源动车组开通运营 中车大连公司内燃动力车首登雪域高原

发布时间: 2021-06-28 来源: 浏览次数:
视力保护色:

6月25日,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在拉萨火车站首发运行。这标志着“复兴号”动车组首登雪域高原,实现对内地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

2020年10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了《拉日、拉林线“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研制总体方案》,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计划于今年7月1日前开进西藏。该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160公里,采用国际首创的内、电分置式编组形式,在国际领域开拓了全新动力源组合模式,中车大连公司负责其中内燃动力车的研制。

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内燃动力车采用国际首创的内、电双端双控策略,可根据运用需求切换内燃、电力动力模式控制运行,并兼具内燃、电力协同牵引能力,涵盖动车组操纵一体化、供电一体化、保护一体化、信息一体化、运维一体化及系统功能自动唤醒、应急自救援、运行状态健康管理等多项国际先进控制理念,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动车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整体设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高原运用环境及客运舒适性,内燃动力车提升了部件绝缘、密封、抗紫外线等关键性能。装用的12V265B柴油机为世界范围内运用海拔最高、功率最大的高原机组,可覆盖海拔跨度5100米以内的性能运用需求。开创性采用柴油机健康诊断技术,增强柴油机运行参数可视化监控能力,实现健康状态在线显示,标志柴油机向智能化迈出第一步,同时也为国产高原智慧机车后服务奠定数字化基础;通过采用增压器进气压力可调技术以及冷却强化、保温、控制安保优化等措施,提升了柴油机在高原低气压、低温等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在高原柴油机上应用消音器技术属国内首创,降低噪音的同时提高了旅客舒适性;创新采用独立悬浮式司机室结构,有效减小机车振动,提高驾乘舒适度;司机室配置“弥散式+分布式”双模制氧系统,全面保障了司乘人员在高海拔、缺氧环境中的身心健康。

在动车组研制过程中,中车大连公司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并行研发、同步推进,在不到两个月的研发周期内,相继攻克内燃电力互联互通互控以及更换网络系统和牵引变流系统等技术难题。针对复杂多变的高原环境,中车大连公司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视角,从设计、制造、运维等维度出发,多措并举,确保内燃动力车产品品质。公司组织成立了联合项目工作团队,覆盖联合设计组、高原及隧道适应性工作组等25个专项攻关小组,全力提升内燃动力车产品成熟度,全面提升内燃动力车的产品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圆满完成了内燃动力车的研发工作。

通车活动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各频道、人民日报及新媒体、西藏本地媒体等20多家媒体130余记者的强烈关注。中车大连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刚参与集体采访,并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跟着复兴号上高原,云游最美拉林铁路”直播栏目,向网友介绍了高原双源动车组研制情况及动车组主要特点。中车大连公司机车开发部副部长杨曦亮也在中国铁路抖音直播间亮相,与大家共同见证“复兴号”首次进藏。

打印本页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