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全国省区市广播电视机构推出大型直播节目《今日中国》,展示今日中国的发展成就,讲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祖国大地的发展变迁。
5月18日,吉林篇《百年旗飘光辉路 全面振兴再启程》在央视新闻频道直播。此次直播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等6地设置直播点位。
吉林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大名鼎鼎。当年,绿皮火车的时速是60—80公里,而如今,“复兴号”动车组的时速已经达到350公里,体现了中国速度。随着哈大高铁和京沈高铁的陆续开通,从北京到长春只需要4个多小时,缩短了几倍的时间,并且在今后还有可能进一步缩短。
“复兴号”动车组,采用的是中国标准,又称中国标准动车组。目前世界高铁有三种标准,分别是欧洲标准、日本标准和后起之秀的中国标准。作为龙头企业的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是中国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当时新中国唯一一家专门制造铁路客车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公司在高速动车组领域先后搭建了时速160公里、250公里和350公里,不同速度等级、不同环境适应的动车组产品平台。相继开发多种车型,其中“复兴号”动车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也实现了从“追随者”到“领跑者”的跨越。
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有人值守的自动驾驶。
“以我为主”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动车组研制过程中的一份坚守,这一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
如今的中车长客已经具备年产180列至200列动车组、4000辆城铁的制造能力。未来,中车长客将坚持改革创新,担当产业报国的使命,让中国高铁这张国家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吉林的城市轨道车辆装备制造业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水平,通过与科技部合作,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已经研发成功下一代地铁。
坐过地铁的人,可能都有种感受,似乎是在光影之中前行、穿越。我的左手边是52年前,在这里诞生的中国第一辆地铁。而我的右手边,是未来,这是将要投入使用的下一代地铁列车。这一切都发生在我所在的这个地方——位于长春的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代地铁”是目前为止世界自动化一流等级的无人驾驶技术产品。对于乘客来说,最直观的就两点——安全、舒适。咱们先说舒适,高峰挤地铁,都经历过吧。下一代地铁有办法,车门上方的3D双目摄像机可以自动精确地计算上车的乘客数量,从而判断列车乘客拥挤指数,引导站台乘客乘车,准确率高达98%以上。
再看这车窗上,这可不是普通的玻璃,而是一片55寸的OLED智能显示屏,乘客能够在各个角度进行观看。通过智能的人机交互系统,在乘车时,乘客能上网、读新闻、逛网店,还可在线观看喜爱的影音节目,从这以后,坐地铁,黑漆漆的窗外就没有了。
至于WiFi信号全覆盖,这是起步。这车还配备了可以通过灯光传输网络信号的LIFI系统,同时列车的灯光和车窗还可以根据车内环境调节明暗度。咱们东北有句话叫“说话好使”,以后坐这车,就是不用您说话,也好使。另外,咱们东北人做事讲究周到,你看,车在轮椅停靠区,还专门为残疾人设计了助听服务,你看周到不周到。
还有最重要的安全。车前端安装了“障碍物及脱轨检测”装置。当雷达系统在行驶区域内探测到障碍物时,会自动开启紧急制动功能,只需50毫秒便能使列车接到停车指令。
现在咱们说说无人的事。这地方像是驾驶室,但你找不着司机。新一代地铁采用的无人运行系统。每天从清晨自动唤醒、自检、出库,到站后发车、行驶,停靠站、折返,结束运营后回库、洗车和休眠,各项任务均由列车自行完成,不需要人为参与。而且,它的无人运行系统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发。这就是未来每天将送你上班,接你回家的伙伴。
这只是一辆地铁吗?这只是一辆载人工具吗?当然不是,从最新的智能信息化科技、新型材料研究应用、不断创新突破的工业生产水准,最重要的是,这种将各种新技术系统化的整合能力、这种无止境的创新探索能力,这些都是这辆车上的标签,可以说,我们每天上班、回家所依赖的伙伴,体现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生产制造能力。
安家在长春的中车长客已发展成为我国核心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检修基地,它生产的城市轨道客车早就已经走出国门,出口到23个国家和地区,每一天,经受全球各地数万公里运营的考核。这一切背后的关键,就是自主创新,开放融入。中车长客始终不断增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先后组建了国内外7个分研发中心,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区域布局。
目前,中车长客是国内行业唯一具有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应用全覆盖的主机厂。可以说,这是一座了不起的高峰,也是一条仍在向前的光辉之路。而未来,长春所具备的卫星科技、光电信息、新材料研发、机械研发等科研优势和成熟的装备制造产业链,也必将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大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