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正值“国际劳动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了中国新一代工人——中国高铁工人的代表来自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姚智慧,正是那个在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车时,为总书记表演“工序一口清”的美女姚智慧。。
之所以安排在“五一”劳动节的《新闻联播》头条介绍姚智慧,是因为在中国制造由低端向高端迈进的今天,高铁工人已经成为新时代工人的代表,他们践行的以 “产业报国,勇于创新,为中国梦提速”的中国高铁工人精神也成为新时期国企精神的代表。正因如此,五一劳动节期间,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 大媒体对中国高铁工人进行了集中报道,其力度之强、规模之大,创历史纪录。下面我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都有哪些高铁工人代表被媒体所关注并推介。
《新闻联播》头条:姚智慧高铁制造背后的青春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劳动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 平凡的业绩”。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的代名词。这样的“中国制造”,是高铁劳动者踏实劳动、勤勉劳动所创造的。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28岁的姑娘姚智慧,她是一名普通的高铁接线员,为高铁搭建“千头万绪”的神经系统,用青春谱写着劳动之歌。
(同期声)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车辆电气装修工姚智慧:“工艺文件是3H3380端子排接线工艺文件,文件号通用SZCD0019版本C,端子排的种类……”
在高速动车的生产车间,这是每天都能看到的一个情景。这个姑娘叫姚智慧,是一名普通的高铁接线员,她正在背诵的可不是相声贯口,而是他们平时工作中的操作程序。
姚智慧的工作,是把高铁里的密密麻麻的电线,一根根的连结起来,相当于给列车搭建一个神经系统。有了它,列车才可以传输动力,传递信号,检测运行状态。一列动车会用到88种线型,19726根线,约10万个接线点,而在普通人看来,这些电线的样子都差不多。
(姚智慧同期声)“它这个线,从肉眼上看呢,它只是可能就是只有白色跟黑色的区别,其实它的每根线都是不一样的,是通过它上面的线号,线束号来体现的,它是由不同的数字跟字母排列组合的”
姚智慧每天大约要接两三百根线,这也就意味着同一个动作要重复两三百次。哪怕是一毫米的误差,小则影响音响照明、大则列车制动不灵,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同期声)“就是一毫米也是不可以的是吧?”
(姚智慧同期声)“不可以。必须得严格按照工艺文件上面,它要求的多长就是多长,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这个线它接的这个准确性”
一根线,反复确认几次甚至十几次,这是姚智慧和整个班组的工作习惯。接线完成后,姚智慧会挂上自己的记名签。记名签将永久地和这根线卡在一起,直到机车退役。
(姚智慧同期声)“我们每一个人的编码都不一样,从你入厂的时候,这个编码就会跟着你,无论这个车走到哪里,这个工作就是你干的,你要对你所干的工序负责”
穿上工装,小姚是一个认真较真的接线工,脱下工装,她就是一个28岁的阳光女孩。而在丈夫王鑫的眼里,她却是个十足的傻姑娘。
(姚智慧老公王鑫同期声)“(她)有点傻呢,你说手套对人来说应该是保护自己的,但是她不是,她把手套前两个手指头都剪掉,那样多容易受伤啊,所以我就会带个创可贴什么的,因为女生手应该是最漂亮的,她说实话手都没有我皮肤好”
小姚特别喜欢跳舞,业余时间她报了各种舞蹈班学习,进厂之后也是厂里的文艺骨干。然而由于要连续几个小时跪着、仰着、趴着工作。现在,她的半月板损伤程度已经相当于一个四五十岁的人了,这也令她不得不放弃舞蹈。
(记者同期声)“那你后悔干这个工作吗?”
(姚智慧同期声)“不后悔。”
(记者同期声)“为什么?”
(姚智慧同期声)“挺喜欢这份工作的,虽然我们很普通,但是我们的职位很重要”
虽然工作繁重,压力大,但是姚智慧说,只要看到自己和同事们完成的列车出厂的那一刻,就什么都忘记了。
(姚智慧同期声)“我亲手制造的这个动车,然后它像我的孩子一样,它马上就要会走了,会跑了,然后感觉特别高兴,特别兴奋(笑)”
2015年全年,姚智慧所在的高速动车生产车间新造动车组148列。这其中的每一列动车,都有她的参与。如今,每天都有4000多列动车组,载客300余 万人次,飞驰在1.9万公里的高铁线路上,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和在建里程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凭借不断地创新和超越,已经成为“中国速度”的最新代名 词。
大国工匠毛正石:床前孝子、炉边铁汉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的新名词,也是中国制造最亟需的。《人民日报》评论认 为:“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
“五一”期间央视《大国工匠》栏目关注的正是中国中车大连公司铸造师毛正石。讲述从“土法上马”到“精雕细琢”,中国铸造正在不断的以技术创新应对着全球市场的升级换代。
“中国梦劳动美”:李万君“一枪”定义高铁世界速度
是的,他就是李万君,全国劳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就是那个一年内4次被习大大接见,3次与习大大握手的那个李万君。
除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梦劳动美”重点关注报道外,新华社还看伐了报道《“工人院士”李万君:大国工匠为中国梦提速》,并发表了题为《站在“智高点”自主创 新》的短评,中新社以视频形式、以《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拒日企高薪凭技能报国》为题报道了李万君。在4月30日晚间CCTV-2“中国大能手”中,李万 君又以专家和评委的身份出现——真是宠坏无极限。
中国最美职工宁允展,全国只有10人获此殊荣
“全国最美职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同评选,全国仅有10人能够获此殊荣。宁允展是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一线的研磨师,负责动车组转向架研磨,参与过时速200-250公里、时速300公里、时速380公里等重要高铁车型的研磨工作。
宁允展出身工匠家庭,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小就立志学当一名技工。如今他是高铁首席研磨师,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 “鼻祖”。由他研磨的定位臂,精度小到0.05毫米,比头发丝还细。高铁研磨十年,经他手中的转向架从来没有出过次品,他发明的工装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创效 近300万元。
高铁车间成央视“五一”晚会拍摄现场
这一名为“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梦•劳动美”庆祝“五一”劳动节心连心演出特别节目“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基地完成部分拍摄,5月1日正式在央视一频道与三频道播出了。
节目播出时间如下:
央视“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
CCTV-1综合频道5月1日20:00档,5月4日13:30档
CCTV-3综艺频道5月1日21:00档,5月2日13:00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