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运营线路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12月26日全线贯通运营,由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CRH380A(L)型动车组分别从北京、郑州、武汉、西安、石家庄五个车站驶出,担当首发运营,并承担京广高铁七成以上的运营重担。
26日上午9点CRH380AL动车组从北京西站驶出,列车以时速300公里运行,跨黄河、长江,越崇山峻岭,过平原丘陵,穿越265座隧道,至下 午4点59分动车组到达广州,全程运行7小时59分。据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冬华介绍,此次投入京广运营的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南车 四方占据了70%以上运能,包括CRH380A(L)型和CRH2C型动车组共计107列。
投入此次京广高铁运营的动车组CRH380AL是绝对的主力。其中16辆编组CRH380AL动车组76列、8辆编组的CRH380A动车组11 列。由于京广高铁运行距离长、运营环境复杂多变,对列车的持续牵引能力和性能的可靠性都提出了考验。CRH380AL型动车组的整车牵引功率达到2万千瓦 以上,加速到300公里/小时不到4分钟,而且其设计的冗余量很充分。
据吴冬华介绍,CRH380A(L)型动车组已经过了充分的试验验证,截止到2012年12月10日,CRH380A(L)型动车组累计已安全运营 超过4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万多圈。吴冬华介绍说,由于京广高铁运营的环境穿越北方干燥多尘土地带,对车下关键电气设备如牵引变压器、变流器、电机等部 件通风冷却过滤系统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CRH380A(L)型动车组的关键部件采用“迷宫”式的过滤结构设计、粗细多层过滤的方法,确保良好的过滤效果。
京广高铁的运营区间跨度大,不同的气候带和冷热交变的影响,对动车组的电气系统和空调系统都是考验。据了解,北京和广州之间温差可以达到 30~40℃,相对湿度差可以达到60~90%,动车组冬季运行时甚至可以出现在北京地区“制热”,到广州地区需“制冷”的现象,而且动车组在短时间内从 北部城市进入南部城市时在车辆内外部金属部件上极易产生“冷凝水”,造成电气绝缘性能降低,短路故障。针对这一问题,CRH380A(L)型动车组的车内 电器件集中的配电柜内增加特殊的隔热保温材料、并采取了特殊的通风结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据吴冬华介绍,今年的11月,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在 西安至广州区段对动车组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跟踪试验验证。
长距离运行,旅客的舒适性显得尤为重要。CRH380A(L)动车组采用全新的“火箭头”,使气动噪声降低7%,通过隔音地板、高隔声车窗、高隔声 内风挡、浮筑地板结构等多种新结构的应用,实现了时速300公里时客室噪声水平不超过66分贝的目标,远低于飞机客舱内噪声。车内旅客界面从旅客的需求出 发,以人机工程理论,综合考虑空间设计、设施设置、造型、色彩、温度、湿度、照明等因素,为旅客提供宽敞、方便、舒适、时尚、现代的乘坐环境。
CRH380A(L)同时是节能环保的高速列车,其低能耗、轻量化、污物全程零排放。CRH380A(L)以时速300公里运行时,人均百公里能耗仅为3.64度电,相当于客运飞机的1/12,小轿车的1/8、大型客车的1/3。
据了解,CRH380A(L)型动车组自2010年问世以来,即成为国家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典范,分别在上海世博会、世界高铁大会、“十一五国家 科技成就展”上“惊艳”亮相,并在沪杭、海南东环、武广、京沪高铁投入运营,其高速度、高安全、高可靠、高节能的优势赢得了广泛赞誉。
2011年6月,CRH380A(L)担当了京沪高铁运营的重要角色, 8月高铁调图,CRH380A(L)独立担当京沪高铁的运营,在众多关注的目光下,CRH380A(L)运营100多天,用零故障向社会和用户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0年12月3日,CRH380AL高速动车组在京沪先导段创造了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时速,动车组的速度、安全、舒适、节能等技术指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据悉,为确保京广高铁的顺利开通,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组建了强有力的应急专家团队和高技能的服务团队,设立9个服务站和2个服务站点,设置配件应急绿色通道,确保京广高铁的安全、有序、稳定运行。
京广高铁自北京经石家庄在郑州与先期开通运营的郑武段、武广段相连,形成一条贯穿我国华北、华中、华南,绵延2298公里的“经济宽带”,对于缩短沿线城市时空距离、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方股份公司窦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