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地址: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3-06/04/content_1036837.htm
□晚报 庄键 报道
今天上午,201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昵称 “小海豹”的70%低地板有轨电车、介于地铁和高铁间的CRH6城际动车组等轨道交通新式武器一一亮相。记者获悉,目前上海地铁11号线的部分车辆正在进行地铁列车声呐防撞系统的可靠性试验,该实验计划于年内完成。
“小海豹”可过一公里断电区
作为地铁主干线路的补充,现代有轨电车或将成为未来城市的新型交通工具。其线路造价仅相当于等距离地铁线路的六分之一,系统建设周期则只有地铁的三分之一,而有轨电车的舒适性和快捷性与地铁不相上下。目前,上海已计划发展600到800公里的有轨电车系统。
在此次轨道交通展上,看中这一未来市场的中国北车就带来了昵称“小海豹”的70%低地板有轨电车,这是该车型的第三代产品。国产化率在90%以上。
有轨电车车辆地板面距离轨道面通常小于40厘米,按照电车低地板区域占客室总面积的百分比,现代有轨电车可分为多种车辆类型,其中100%和70%低地板电车最具代表性。顾名思义,7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低地板区域占客室总面积的七成,而不到40厘米的“台阶”也使得乘客上下车十分方便。
此次亮相的 “小海豹”为三节编组,总长28.8米的不锈钢车身被喷涂为蓝色,流线型的车体极富现代感。三节编组的车厢内共有65个座位,定员乘客为301人,而列车最快时速可达70公里。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工程师刘洪涛告诉记者,由于列车自带超级电容,车辆在平直轨道上启停一次后,可通过一公里的断电区,更适合城市道口无高空架线的建造需求。
而在中国南车的展台,则展示有一台新型CRH6型城际动车组的模型。南车青岛四方机车公司经理助理王凯告诉记者,这一车型的定位介于地铁与高铁之间,既有着地铁快启快停的优点,也兼具高铁的速度,行车时速最高为200公里。“地铁可用于主城区通勤,高铁适合长距离出行,而CRH6则可用于城市群间的中距离交通,可做到间距在20公里左右的站台站站停车。 ”王凯表示。
声呐防撞系统试验年内完成
在展会同期举行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论坛上,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名洪透露,为保证运营安全,目前地铁11号线部分车辆正在进行地铁列车声呐防撞系统的可靠性试验,预计年内可以完成。
目前,地铁主要依靠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进行安全控制。而一旦信号系统在极端情况下失效,通常只能依靠人工调度及司机观测,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2011年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的列车追尾事故即与此有关,而列车声呐防撞系统则是ATP之外的一道安全 “双保险”。
加装列车声呐防撞系统后,地铁车头部位将添置信号收发设施。车辆在轨道内运行时,后车发送的调制声脉冲经前车反射回后车,防撞系统将通过信号收发时间自动估算出两车间距、相对速度等信息,并在驾驶室内的操作终端屏幕上一一显现,一旦发现轨道前方地铁车辆的间距小于两车安全距离时,防撞系统将向司机室报警,司机可据此操控地铁列车。
应名洪同时透露,今后上海地铁将通过加大车站周边通道建设的方式,扩大线网覆盖面。 “目前中心城区上海规划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半径覆盖率仅为44%,与巴黎地铁和东京地铁的95%覆盖率相比差距很大。但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规模越来越少,穿越市中心的工程难度也越来越高,未来在市中心通过线路加密或车站加密的方式来提升车站服务范围的难度越来越大。 ”应名洪表示,上海地铁计划对站点密度低、客流量大且难以加密线路的区域,结合车站周边地下空间布局,加大对站点周边连接通道的规划和建设,以此提升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并提高轨道交通车站的服务范围。人民广场、徐家汇、五角场等枢纽站已通过连接车站地下通道与周边商业设施实现了较好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