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国北车与清华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中国北车“为未来城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平台建设与清华大学人才、学科、科研资源有机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北车总裁奚国华、副总裁孙锴、孙永才,以及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一直以来,中国北车及所属企业与清华大学相关院系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双方在轨道交通装备及相关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快速提升我国轨道交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双方决定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在技术开发方面,双方将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联合科研攻关。针对中国北车所属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工艺改进、生产优化中急需解决的项目难题,通过技术转让或联合开发等合作形式寻求解决方案。同时,还将以轨道交通领域为重点,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进行联合申报、联合开发和协同实施。
双方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共建科研服务机构。基于清华大学在众多科技领域的雄厚实力,结合中国北车大力开拓多元产业的发展规划,通过共建研究机构(如研究院、研究中心)的形式,加大在多元产业领域的合作力度。
在人才交流合作方面,中国北车将根据自身需要,定期组织人员参加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培训;还将依托所属企业,努力为清华大学师生提供考察实习机会,进而发展成为清华大学的实习、实训基地。(图为孙永才与康克军分别代表中国北车和清华大学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