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哈尔滨12月1日电 (记者 周音 杨静)哈尔滨至大连高铁(哈大高铁)全长921公里,是世界上第一条在高寒地区建设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为了保障运营安全,中国铁路机构为它“量身定做”了耐高寒动车组列车。
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客股份公司)CRH380B型高寒高速动车组总设计师杨弘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哈大高铁使用的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是针对沿线零下40℃高寒气候特点而量身定做的,采取了适应低温冰雪运营环境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动车组关键零部件通过了低温试验,整车进行了运行考核。
杨弘介绍说,此前,中国北车生产的世界首列时速400公里高速综合检测车完成了哈大高铁的“体检”,对哈大高铁高速轨道、接触网、信号、通讯、车辆等系统进行一系列不同速度等级的综合检测,检测结果合格,使得哈大高铁12月1日顺利开通上线运行。
他强调,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能在﹣40℃至﹢40℃的环境中运行,是中国国内唯一跨度达80度气温区间运行的高速动车。在高寒动车组的研制中,从列车研发的分析论证、材质选择、列车制造和低温试验等诸多环节给予了特殊考虑,增强了列车抗风、沙、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能力。
为保障哈大高铁运营安全,铁道部在哈大高铁运营初期,实行冬季和夏季两张“列车运行图”,分别按时速200公里和30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开行动车组列车,同时实行与两个速度等级相对应的票价。
冬季运行图实施阶段为每年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共4个月。夏季运行图实施阶段为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共8个月。此次冬季运行图共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67对。
此外,针对高寒特点,铁路机构通过建立“冻胀”监控体系,加强轨道、接触网等固定设备的监测检查和养护维修,确保设备处于稳定状态。同时制定了大风雪情况下的行车组织预案,根据小雪、中雪、大雪和大风等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风雪天气对列车运行的影响。如遇暴风雪等特别恶劣天气会相应采取降速、暂时停运等措施,确保列车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