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竞技平台,培养北车人才”、“学技术、练硬功,争当技能排头兵”、“建一流员工队伍,创一流国际企业”……11月16日上午,中国北车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四届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在长客股份公司举行。中国北车副总裁赵光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综合处处长李京梅,中国北车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魏东,长客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董晓峰以及中国北车相关人员、各参赛代表队领导、裁判员、技能操作师和选手参加了开幕仪式。中国北车劳动工资部部长郭法娥主持开幕式。
这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首次职业技能竞赛,也是中国北车与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又一次国家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
中国北车副总裁赵光兴说,中国北车历来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培育了一批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到2010年末,中国北车共有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2.4万人,占技术工人比例的49.4%。仅2010年,就有467人获得技师资格,199人获得高级技师资格,20人获得中国北车金蓝领资格。与以往相比,本次参赛选手更是呈现出了学历高、技术等级高、积极性高以及年龄低、层面广的特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综合处处长李京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2008年,中国北车就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中华第一速”。2010年,又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标志着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跨入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一流的行列。中国北车技术工人也因为在高速动车组研制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李克强同志赞誉为“掌握了一流技术”的“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她希望中国北车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创新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模式,形成有利于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出经验的良性机制,早日实现“接轨世界、牵引未来”的宏伟目标。
长客股份公司董事长董晓峰代表承办单位首先致欢迎辞,祝愿全体参赛选手赛出中国北车人的新风采,赛出中国高铁工人的精彩技艺,赛出各个企业的好成绩。
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快速提升了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动车组调试和铝合金车体焊接技术。在中国北车,大约有4000人从事与动车组调试和铝合金车体焊接相关的工作,其中,有近2000人直接从事这两道工序生产。基于此,第一代高铁工人的首次比武选取了铁路车辆电气装修工和铝合金焊工两个高速动车组生产制造的核心职业开展技能竞赛,以巩固中国北车已经取得的世界一流制造技术成果,进一步推进中国北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这次技能竞赛历时三天,共有来自中国北车所属7个企业的95名选手参赛,参赛选手平均年龄30.08岁,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22岁。
本次竞赛均取各职业前15名,按照理论竞赛成绩占30%、技能竞赛成绩占70%的原则评分。中国北车将对优秀选手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获得各职业竞赛前3名的选手,报请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对获得各职业竞赛第4至7名的选手,报请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对35岁以下选手报请授予“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并授予“中国北车技术标兵”和“中国北车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