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详细页面

自主创新成为企业的新拐点

发布时间: 2006-03-10 来源: 浏览次数:
视力保护色:

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厂长刘应果访谈录

                 自主创新成为企业的新拐点

        

2005年是企业的自主创新年,自主创新成为各行各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目前,西安车辆厂研发的70吨级轻、粘油铁路罐车、大轴重浓硫酸、液碱铁路罐车等11个品种的23t轴重铁路罐车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被确定为铁路罐车升级换代的主型车,为铁路内涵扩大再生产提供了装备保证。在70吨级货车产品全面推广之际,我们采访了该厂厂长刘应果。

记者:2005年铁道部把货车重载作为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西安车辆厂是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在铁路内涵扩大再生产中起到铁路罐车龙头企业的作用呢?

刘应果: 70吨级新型罐车的研制成功,是铁道部贯彻中央精神,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铁道部把70吨级罐车的研发任务交给了我们,对我们工厂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我们紧跟铁路扩大内涵再生产的需求,跑步前进。在广泛调研和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铁路罐车先进设计标准基础上,确立了铁路罐车自主创新“系列化、模块化、功能集成化”跨越式发展总体思路,对近10年来的各型罐车销售情况和铁道罐车所装运的化学介质进行了分类统计,提出我国70吨级铁路罐车的研发思路,制定出70吨级罐车两大系列12类共计36种70吨级罐车近、中、长期技术开发规划。

记者:大量的数据表明,“技术瓶颈”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企业对创新的“渴求”,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不断的科技投入。在70吨级研发过程中,正值企业以前的主产品市场疲软期,面对铁路罐车路内“零需求”,企业在提升罐车载重的核心技术上还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科技投入“等米下锅”。请问西安车辆厂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呢?

刘应果: 自主创新成为我们企业的新“拐点”。一是集成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我们在所拥有的罐车核心技术上寻找突破口,攻克了牵枕结构、罐体结构、加热结构以及专用配件等技术瓶颈,为铁路扩大内涵再生产提供了装备保证。二是工艺创新,新拐点显现。在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多渠道投入资金近2亿元,进行工艺技术改造,新建和改建了十余条生产线,引进先进装备,实现了工厂新造产品品种、制造规模、制造品质上的一次历史性的跨越。面对铁路罐车“零需求”,工厂敞车、平车生产顺利与市场“对接”,企业成功突围渡过“阵痛期”。

记者:铁路内涵扩大再生产中, 西安车辆厂已经具备70吨级敞车、平车、罐车三大铁路货运主车型的生产资质。那么企业是如何做到“三驾马车”比翼齐飞又确保铁路罐车的龙头地位?

刘应果:在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们深感落实科学发展战略观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现实意义,我们以此为己任,把工厂“十一五”期间货车制造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内罐车开发制造的龙头企业,货车制造的骨干企业。工厂目前正在争取1.6亿元的贷款,再次加大投资力度,在货车生产高、精、专上下功夫,主要用于新造罐车生产技术装备的投入,使工厂罐车生产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以罐车为龙头,敞车、平车双翼齐飞的多品种、大批量的专业化、集团化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为铁路内涵扩大再生产提供高质量的产品。(魏建学 杨宏托)

打印本页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