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详细页面

永济厂干部职工再谱艰苦创业激情曲

发布时间: 2007-05-16 来源: 浏览次数:
视力保护色:

铜价暴涨、资金短缺、铁路市场下滑……2006年,永济厂出现了建厂以来首次严重亏损,而且这一局面,在2007年更引发为工厂最大的困难:资金奇缺,按期兑现用户合同困难重重。

不能兑现合同就意味着产品失去市场,企业失去生存的空间。永济厂干部职工没有在困难面前坐以待毙,他们行动起来了……

永济厂从增收节支中寻求突破。他们认识到按期兑现订单、扩大销售是增收最有效的途径,只有通过销售收入的增加,才能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他们认识到节约资金支出是扭转亏损的利器,只有把产品成本降下来,才能增加利润总额。

为此,永济厂做出了暂停一切非生产性资金支出或投入的决定。同时,在全厂开展了“以销定产、兑现合同,全面完成2007经营指标”活动。

永济厂认为考核企业在市场中的素质,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而以销定产、满足交货期是企业适应市场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市场和用户对企业最起码的要求。而工厂目前部分产品依然是以产定销,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使工厂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为竞争对手抢占永济厂的市场留下了机会。

于是,永济厂所有工作的思路和观念都调整为围绕市场的需求转。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发展;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效益;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是市场;一切工作的灵魂是创新。使每一名职工深刻的认识到增收节支过紧日子,就是为了工厂发展,就是为了企业与员工的长远效益。只有全厂干部职工同甘共苦把效益搞上去,企业才能发展,职工才会受益。

永济厂以销定产、兑现合同,增收节支、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在技术、营销、生产、物资、设备、人事、党群等全厂各系统启动。工厂为铁路技术引进配套长客股份与阿尔斯通200公里动车组使用的电机定转子复冲模试模成功;为大同阿尔斯通电力机车配装的首台YJ90A电机顺利通过例行试验;工艺技术部解决YJ85A电机定子铁心退火设备故障率高问题……

永济厂占职工总数四分之一的1430多名在岗党员的作用得到了发挥。厂党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不断提升党员“五最”素质,把增收节支的分解指标和节能降耗的措施、生产“四率”和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等,细化、量化、固化到党员“五最”考核中。每个党员都要对岗位工作应该达到的目标进行承诺。

厂工会开展的“增收节支节约挖潜”专项劳动竞赛,调动起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工会持续开展的“三改进”活动,“三个一”为内容的节能降耗活动。围绕技术引进和生产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和关键问题,以岗位为主,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活动,使“三改进”创新活动真正成为提高工厂经济效益和新技术、新工艺吸收消化的有效途径。

同时,工会还积极引导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对于工艺、操作、产品、管理等的改进,为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创造条件,让员工都能为工厂的发展出谋划策。

永济厂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也得到了发扬。在电机分厂,该分厂调度黄建合指着排满现场的电机说:“本月的生产重点有YJ85A、761电机、410电机等。这么多活,我们也着急啊!”受各种配件到位、生产不均衡影响,一到月底,就是电机分厂最忙碌的时候;特电分厂为了拼抢生产任务,连日来职工们每天都要连续工作11个小时,常常已是深夜11点了,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而第二天早上不到8点,他们就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增收节支-发展-效益-兑现合同。2007年,这些字眼、这些观念,正迅速地成为永济厂每一名干部职工艰苦创业的动力,他们将用自己的激情,把永济厂建设成为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电机制造商,使永济厂走出暂时的困境,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谱写出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企业新的明天!(申军平)

打印本页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