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北车集团太原机车车辆厂针对技术工人青黄不接的实际情况,尝试着从太原铁路机械学校、太原技校、大同技校等职业技能学校陆续引进技术工人232人,充实到各车间电焊、铆工、管工、天车工、气割工等生产岗位,实行按需补充、动态管理的灵活用工制度。
为了使这一灵活的用工制度有章可循、发挥功效,工厂出台了《短期合同用工管理办法》,要求厂属各单位对新招聘人员加强管理,不仅要经常性组织技术工人参加岗位培训,还要签订师徒协议,在三个月的见习期内采取一对一的培训模式,促使他们早日取证并独立操作,对六个月内达不到要求的及时予以清退。
同工同酬的分配体制、优秀员工可签长期劳动合同并纳入工厂统一管理的用工体制、足额上缴三项保险等政策激发了技术工人学技练功的热情。这些年轻的技术工人在不同的生产岗位上发挥着与在册职工同等重要的作用。灵活用工缓解了人力资源供求矛盾,充实了技术工人队伍,为工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高利昌 张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