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详细页面

没有完美的个人 只有完美的团队

发布时间: 2007-04-18 来源: 浏览次数:
视力保护色:

没有完美的个人  只有完美的团队

——大秦线湖东车辆段技术调研采访纪实

齐车公司技术保障工作组成员在大秦线湖东运用车间现场进行专项技术调研

在大秦线太原铁路局湖东车辆段采访期间,记者听到中国北车集团齐车公司国际贸易部副部长胡海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处处让人感觉到北车集团包线技术服务中的团队精神。

根据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运装货车文件要求,中国北车集团各包线单位按照“分片包线,优势互补”的原则,形成了覆盖主要路局站段、辐射重点列检作业车间的服务网络,构建出第六次大提速货车技术保障体系,中国北车公司组织齐车公司牵头,成立了大秦线技术保障工作组,并针对新型货车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展开专项调研。

大秦线是九大提速、重载线路之一,大秦线技术保障工作组从1月5日开始,配合大秦公司和湖东车辆段,在普遍进行现场调研的同时,针对新型货车运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了《转向架车轮踏面垂直磨耗及轮缘磨耗》、《转K6型转向架摇枕圆脐磨耗原因》、《高摩合成闸瓦在车辆缓解状态下的磨耗》、《C63(A)型敞车用控制型转向架技术数据检测》等四项专项技术调研。截至到目前,在湖东车辆段的大力支持下,C70、C80、C63(A)等八种车型转向架车轮踏面垂直磨耗及轮缘磨耗已经检测了589辆车。

专项调研中,技术保障工作组的5名成员团结协作,工作严谨。

寒冬腊月,冷风劲吹。又是一个飘雪的早晨,胡海滨带领工作组5名同志早上6点起床,奔赴湖东运用车间列检作业场,顶风冒雪进行现场车辆的测量与数据采集。每列100多节C80型敞车,从头到尾走一遍就是1.2公里。在这个每8分钟发出一列车的列检作业场,他们一天测量了20列车。身体冻透了,鞋子湿透了,他们全然不顾。晚上回到住宿的地方,已是9点钟,他们仍然拖着疲惫的身躯,整理出所采集的数据。

这只是他们在专项调研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3月6日,山西大同一场大雪刚刚飘过。晚上8点40分,工作组的齐车公司亿联公司技术组组长孟令伟接到湖东车辆段运用车间的一个电话:在大秦线化稍营至阳原站间,一列C80型敞车34辆制动系统漏风,需要立即处理。

充风缓解减压制动!这是铁路车辆运用的常识。

孟令伟二话没说,跟随故障处理车迅速赶到现场,对技术问题进行紧急处理,做好技术数据的收集,返程时时针已经指向凌晨2点30分。

就这样,他们利用大秦线列车固定编组、固定区间运行的特点和优势,检测货车转向架关键零部件及影响车辆运用性能部位的运用磨耗数据,经过汇总分析,为车辆设计部门产品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车辆运用部门制定、修改、完善检修规程提供基础数据。同时,结合大秦线车辆出现的典型故障或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调研工作,通过现场检测相关的数据,分析典型故障或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制定解决方案或改进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记者在湖东车辆段采访时,安全科科长阮向东感慨地说,“4·18”大提速,厂家非常重视,技术保障组的同志非常敬业。他们长期驻点,深入现场调研,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湖东运用车间主任管随恒说,这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技术调研组的同志尽心尽力,每天下现场指导操作、收集数据,与技术专职、运用专职吃住在一起。通过现场调研和培训,协助我们解决了很多新车型先运用后培训而反映出来的技术脱节的问题,确保了大秦线车辆的畅通。  (李伟、杨宏托、高利昌、朱志勇/文 陈小康/摄)

打印本页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