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走进株机公司

来源: 2024-09-26

  编者按:

  9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湖南篇》走进中车株机,央视新闻频道、央广中国之声、央视新闻客户端同步直播。

  总台记者现场介绍出口荷兰调车机车,节目全景展示公司从引领国产电力机车实现“四大历史性跨越”,到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跑出轨道交通前沿“加速度”的发展成果,其中,新能源机车、电力机车、城轨、动车组、SRT、磁浮列车等“列车天团”精彩亮相!

  调车机车:模块化组合 可私人定制

  

  总台记者李艳君:

  这个黑色的大家伙正在做动态调试,即将发往荷兰。它叫做调车机车,是用于列车编组、转线等作业的车辆,相当于轨道上的“工程车”,在港口、码头多见。面向国际市场,它其实可以“私人定制”,像拼积木一样模块化地灵活组合。比如,刹车制动柜、驾驶室、牵引蓄电池、变流器柜都可以拆分出来。以牵引蓄电池为例,可以充350度电,理想状态拉动8000吨,在“无电”环境中实现最后一公里作业。模块化以后,电池的大小、数量,能量是用电池、燃油、还是氢能,都能根据客户要求私人订制,最关键的是方便维修优化升级。

  走进来,车辆的地板到顶板是2米高,符合荷兰客户普遍身高较高的特点。右侧是驾驶位,荷兰是右舵驾驶习惯;再看斜对面,也有一模一样的驾驶位,斜对称布局,保证不用掉头便可双向驾驶。

  打开“穿越之门” 看轨道交通发展之路

  75年来,湖南一路伴随新中国轨道交通事业不断向前。

  这是中国第一台国产干线电力机车,1958年由我国和苏联专家一起研制出来。由于技术不成熟,它没能量产。后来,中国历时10年,生产出独立自主研发的“韶山1型”电力机车,在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上投入使用,曾是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现代化的主力军,2014年最后一辆停运,逐渐被和谐型、复兴型电力机车取代。

  这一路,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制不断加速,生产出不同功率、不同轴式、不同运量、不同速度的产品,能适应多种气候和地域,实现从直流向交流、普载到重载、低速到高速、技术引进到整车出口的转变。

  飞越机车生产线 轨道交通向远而行

  

  无论是动车、高铁,还是轻轨、地铁,一台台先进的列车从生产车间下线。我所在的这个车间就很有意思:它很高龄,已经88岁。这个蓝色标牌标记的1936年的钢柱,那时从英国被漂洋过海运来,用铆接工艺搭建;但这个车间也很青春,因为才15岁。左边红色标牌标记的是2009年,这里在原厂基础扩建,使用至今。这一段新旧历史的交汇,见证了中国人从设计研发、车体组装、涂装布线、通电调试等多环节全部实现自主研发的生产。截至去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总规模突破1600亿元,占全国该产业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现在,湖南轨道交通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60余款新能源机车、超级电容现代电车等新装备、新产品不断被研制出来。以磁浮技术为例,全国第一个掌握快速磁浮交通装备全套技术的湖南,10大核心系统实现装备研制完全自主化。搭载新技术的交通方式,未来也会伴您畅游在大地之上、山水之间,驶向远方。

  凤凰磁浮:在武陵山脉深处“飞驰人生”

  

  总台记者周之贻:说是列车,其实没有车轮。磁浮列车是由电磁场让车体在轨道内精准悬浮8毫米,并利用磁场的直线驱动力,像波浪推动水面物体一样,被驱动着沿轨道前进。这条磁浮线路全长9公里,共设4个站点,平均间隔18分钟发车,3节车厢最多一天可输送28000多名游客。

  凤凰磁浮快线修建在武陵山脉之中,道路弯多坡陡,桥隧比达80%,但无论地形如何,列车都能让您的体验像这杯水一样,安安稳稳。手机电量低,也别担心,车厢还配备了6个无线手机充电台座,让您静享旅程。近两平米的观光玻璃,能让您一览古代民居与自然融合的美景。

  这是一位香港游客留下的体验涂鸦手记。现在,磁浮搭载越来越多的境内外游客来到湘西,今年已累计接待25万人,同比增长5%。“磁浮+文化+旅游”融合的列车,每年拉动消费3.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7000个,邀请您也来乘坐一次磁浮快线,感受神秘湘西。

  与党同心、与国同向、与时代同步

  坚持创新、砥砺前行

  实现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

  展现株机公司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