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海上油气开发进军“绿电时代”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
“海油观澜号”是我国第一个工作海域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的漂浮式风电平台。为该项目风电机组提供核心动力是中车永济电机公司自主研制的7.XMW海上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
据了解,世界上80%的海上风资源位于水深超过60米的深远海域,风力更稳定、更强劲,漂浮式海上风电因其易于安装、成本更低成为重点开发方向。但漂浮式机组基础的稳定性较弱,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倾斜、位移,特别是发电机处于最高处,加之深远海区域盐雾、湿热、台风等恶劣工况,对发电机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车永济电机公司风力发电机研发团队针对深远海浮式恶劣环境,将海上风电的专业技术、绝缘技术创新融合,重点对抗振动轴承系统、关键结构件抗疲劳、高效冷却、轴电流抑制、智能运维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创新设计,使发电机具备效率高、可靠性高、可维护性高、智能化程度高,温升低、振动低、噪音低等特点和优势,满足深远海浮式风电特殊环境对产品应用的严苛要求。
该发电机采用最高级防腐系统,提高电机环境耐久性能。创新轴系系统设计,可满足漂浮式发电机承受高于固定式发电机10倍以上的倾斜振动载荷。针对深远海应用环境特点,采用自主研发的风力发电机故障辨识系统,基于人工智能与无线传感网技术,打通信息采集、传输、存储、云共享和可视化五个环节,实现全息感知,轴承、绕组、冷却系统等故障预测,关键运行状态的直接精确测量。
该项目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用电。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