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公司构建“四位一体”大思政教育新格局 打造产教融合育人新标杆

来源: 2025-04-27
分享到:

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核心作用,通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工作机制,系统构建出“党委引领、校企共建、劳模示范、产教共生”的“四位一体”大思政课教育体系。近期又通过参与组建“石家庄劳模匠心思政课创新联盟”,深化“思政讲师进车间、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并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教授进行“两会精神宣讲”等,为国企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示范样本。

创新联盟聚合力 校企共建树标杆

  3月25日,在石家庄市总工会主导下,公司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组建“石家庄劳模匠心思政课创新联盟”,联合石家庄学院、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学校、石家庄交通运输学校等7所院校及刘志彬等12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共同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思政育人体系。联盟成立后,将更好地整合对接各方资源,发挥劳模工匠的实践优势和思政教师的理论优势,不断创新和丰富‘大思政课’建设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效果,打造石家庄办好思政课的新标杆。全国劳动模范、公司焊接特级技师刘志彬表示:“我们可以发挥各自所长,共同编排思政课程,让思政课更受欢迎、更有价值。”

双进双聘促融合 实践育人展新篇

  公司党委持续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院所进企业”活动内涵,既邀请石家庄学院张子麟、巩志娟、田燕佳等3位思政教授担任企业“工人大思政课”导师,又联合石家庄学院、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依托公司现有大思政课资源,开发出“沉浸式实景课堂”——在劳模工匠创新联盟工作站解读技术创新背后的精神密码,在“百年印记”厂史馆探寻石家庄近现代工业企业正太铁路石家庄总机厂百年奋斗史,在“石门星火”党史馆重温正太铁路工人运动红色基因。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瑞林在基地揭牌仪式上表示:“通过‘把车间变课堂、让机床成教具’的实践模式,让学生在焊接火花中感悟工匠精神”。

  同时,公司6位劳模工匠和党史工运史专家被聘为高校特聘教授,实现“思政教师进车间、劳模工匠上讲台”的双向赋能。

两会精神注动能 产教共生育英才

  2025年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公司党委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教授在公司作了题为“百廿奋发 初心如磐”大思政课,在课上生动讲述了全国两会精神和“我与总书记面对面”的汇报场景,传达总书记关于“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的重要指示。并在培训开始前,公司领导与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立华、院长马良军就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推进思政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围绕“产教共生、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就校企协同思政育人、技能员工能力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等内容开展了热烈交流。双方表示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破解在人才队伍结构、科研成果在产业落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难题,共同培养更多符合国家产业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位一体显成效 协同发展启新程

  通过建立“理论宣讲、实践教学、科研攻关、文化浸润”四位一体教育模式,公司已形成三大特色成果:一是参与创建全国首个劳模匠心思政课创新联盟;二是打造“车间+教室”双场景育人平台;三是构建“劳模导师库+精品课程库+实践案例库”教学资源体系。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武表示,将深入落实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贡献石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