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加强中国中车失效分析技术交流,全面提升中国中车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水平,10月21日,以“聚焦失效分析,筑牢发展根基”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中车失效分析技术发展论坛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车计量理化技术委员会与中车质量技术专家组联合主办、戚墅堰所承办。来自中车各单位及高校、科研院所共100多家单位超360人参会。会议规模创历届中车失效分析论坛之最。
会上,戚墅堰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靳国忠代表论坛承办单位致欢迎词,表示戚墅堰所将持续发挥好中车计量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构建涵盖“设计-工艺-试验-检测”等各环节的失效分析技术融合创新交流平台,为持续提升中车产品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中车集团科信部副部长陈明谦出席大会。他指出,失效分析是筑牢装备安全防线的“重要基石”,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要以论坛为纽带,汇聚行业智慧,分享前沿成果,破解技术难题,通过交流探讨凝聚共识,为提升全集团失效分析技术水平、推动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为中车持续擦亮国家名片、走好建设“交通强国”“质量强国”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他还对集团下一步失效分析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需求;二是坚持“创新驱动”,突破技术瓶颈;三是坚持“协同联动”,构建共享生态。
中国中车集团科信部创新能力处副处长、中车计量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育权出席大会并代表论坛主办方发言。他对委员会后续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创新引领,抢占技术高地,二是完善服务体系,赋能产业发展,三是强化人才培养,打造专业队伍,四是深化合作交流,提升行业影响力。
在专家报告环节,九位行业专家进行了精彩分享,报告主题涵盖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失效分析技术及应用、失效分析在轨道交通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核心价值、AI技术在显微分析中的最新应用进展、质量“双归零”方法的解析、疲劳分析的逻辑思维失效模式系统、轨道交通紧固件常见失效原因分析、智能无人金相及硬度检测新进展、先进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研究进展及铁路轮轴典型故障及技术进展等行业前沿课题。论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前瞻性强,从技术实践、理论框架、智能革新等多个维度,充分展现了失效分析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也得到了与会人员一致好评,反响强烈。
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车从事设计研发、工艺质量、试验检测及行业内外专家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也为持续提升中车失效分析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注入了新动力,为中车在轨道交通和清洁能源“双赛道”上持续领先领跑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