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实现整机出口签约额2、53亿美元、配件出口签约额5105万美元,两次出口哈萨克斯坦货车订单4000辆,与力拓、FMG、BHP和PN等澳洲客户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
在1月下旬召开的齐齐轨道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三届十二次职代会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魏岩,铿锵有力的话语、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令在场的每一名职工代表倍感振奋和鼓舞,“企业国际市场地位大幅跃升,出口业绩快速增长,海外影响力稳步提高,公司国际化经营已经迈出了积极步伐……”
作为中国铁路货车、铁路起重机设计制造领军企业和出口基地,齐轨道装备公司不仅在中国铁路货车三次大的升级换代中始终担当领跑重任,而且还掌握并拥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铁路货车核心技术,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韩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等世界五大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跻身中国机械500强和世界铁路装备制造业500强行列。
去年4月3日,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德尔佛”号万吨巨轮在大连港满载着齐轨道装备公司研制生产的出口澳大利亚FMG公司260辆40吨轴重矿石车,起航远渡大洋彼岸的异国他乡——澳大利亚。齐车人众志成城,攻坚排难,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生产出了世界最高端的铁路货车,跻身世界最先进水平!
“打造百亿企业,跻身世界铁路货车制造业前三强”,是齐轨道装备公司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是齐车人梦寐以求的的夙愿。而要实现这一具有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就要有勇攀世界铁路货车技术最高峰,研制世界顶级货车产品的勇气与胆识。
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和FMG公司是澳大利亚著名的铁矿石供应商,他们所采用的往返于矿山与码头的专列运输铁矿石货车,均为世界目前载重量和轴重最大的车辆。自1999年起,齐轨道装备公司先后将32.43、35.7吨轴重的5500多辆矿石车出口到澳大利亚,受到澳各大客户的广泛认同和青睐。以力拓公司为代表的澳洲主流市场对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给予高度评价,被力拓公司在全球上千家供应商中评为五家最佳供应商之一。
作为澳大利亚铁矿三大供应商之一的FMG公司,拥有24亿吨铁矿石资源,是澳大利亚矿业出口中新的重量级公司。2004年底,齐轨道装备公司开始与FMG公司进行商务接洽。此后,双方通过互访,加深沟通,达成共识,2008年FMG公司拟采购1990辆不锈钢矿石车,但因金融危机而取消。2008年9月,齐轨道装备公司对研制的2辆40吨轴重矿石车样车进行了相关试验。2010年1月,时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的魏岩,亲赴澳洲访问FMG公司高层,洽谈后续订单事宜。2010年5至8月,齐轨道装备公司成功对260辆40吨轴重矿石车进行投标、受标,设计和图纸确认,2010年10月,正式与FMG公司签署出口合同。
公司此次生产的FMG矿石车是世界上轴重最大、编组最多、牵引吨位最高的铁路货车。该车轴重40吨,载重137.3吨,列车编组240辆,牵引吨位38400吨。该车在车体结构、框架材料、焊接工艺等方面均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并且装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ZK1-G型中交叉转向架和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有线ECP电控制动系统,以及E+级钢的铸钢车钩、牵引杆和锻造钩尾框,其强度比美国现行的E+级钢高出15%,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铸钢材料,可有效地满足FMG公司开行3.8万吨列车牵引纵向力的要求。
承接研制生产40吨轴重矿石车这一项目,是齐轨道装备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实施国际化战略,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之举之一,对于公司打造百亿企业,跻身世界铁路货车制造业前三强,实现引领世界铁路货车技术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二货车间召开的FMG车生产攻坚誓师会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魏岩的言语铿锵有力:“大家现在所做的努力就是在实现自我超越,是在向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冲击。一旦我们成功登顶,就可以鸟瞰全球的铁路矿石车。只要大家不畏艰难、戮力同心,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以确保FMG车按期保质交车为令,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攻坚战在公司上下全面打响。
与往常一样,二货人能够为承接世界高水准的铁路货车的研制生产而骄傲和自豪,但同时也倍感压力与挑战,尤其是这次所研制生产的是世界级顶级货车产品。谈起FMG车的研制生产历程,二货车间主任李虎健深有感触:“首先是从理念意识上就不适应,工人们生产国铁车形成了干惯了,看惯了,验惯了……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操作方法,在试制车时生产操作中的很多不适应就显现出来了。这与求精、规范、程度高的FMG车标准有着很大的差距。”
实现自我超越,用世界坐标定位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在试制阶段,就让二货人深深体会到了与世界一流标准的差距。
李虎健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月24日,FMG公司监造在对FMG矿石车进行检查时,发现底架组对工序夜班中梁号024号底架4位中梁上盖板与枕梁腹板定位焊未按工艺要求施焊,定位焊长度40毫米以上且定位焊成型不良,致使组装后焊缝容易产生裂纹。两起质量问题给二货人敲响了质量警钟。
二货车间领导班子连夜召开班子会议,通过深层次剖析,他们认为目前车间在质量管理、工艺贯彻、人员管理、规范操作及自检互检、工序人员之间的沟通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出现失误。
既然有差距,就要找出差距的所在,总结经验,缩短差距。他们举一反三,针对FMG车的质量标准,他们总结出四个方面的不适应,也是目前与国际先进标准存在的差距,即理念意识不适应、装备保障能力不适应、人员技能素质不适应、综合管理水平不适应。
以FMG车生产攻坚为契机,锤炼职工队伍、提升管理水平,在公司率先打造出一支快速反应能力强,管理精益、技艺精湛的国际化职工队伍,进而提升公司国际竞争力,满足公司长远发展需要。
为了打造精品FMG车,一项项具体措施先后出台:形势任务教育,精品意识教育,把职工的思想迅速统一到提升到精益操作理念上来;细化工艺方案,并在生产组织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满足澳方用户要求;严格执行作业计划,强制节拍管理,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产量的最大化;加强现场管理综合管理水平提升,以管理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开展生产攻关竞赛,充分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突出后勤保障服务的重要性,鼓足职工的生产干劲儿。
正是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正是通过公司上下的通力协作,二货车间FMG矿石车的日产水平由起初的2辆,一路飙升,最后达到12辆,刷新了公司出口产品日产水平的新纪录,产品质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按期完成了生产攻坚任务。
全国劳动模范、二货车间王海,每天工作都在15个小时以上,每天不停的在各工序巡查,指导,一个月下来,瘦了5、6斤。起重机分厂陈秀娟,是这些人中的老大姐。但工作起来的劲头却是“老将”不输“小将”,巾帼不让须眉。她每天都一丝不苟、严细认真的检查各个项点,对关键部位更是一点点细查、细抠、细看,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瑕疵。动力车间王天明,以前很少接触现车的焊接工作,但他仍凭借过硬的基本功和顽强的毅力,短时间内熟悉了FMG车的焊接标准,在现场的检查、指导起来已驾轻就熟,十分到位。
务实的工作态度、顽强的工作作风、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通力合作,协同作战,使FMG车的生产质量赢得了澳方监造和用户的一致认可,公司再次向国际高端货车市场亮出了“全球最佳供应商”的名片。经历了FMG项目,齐轨道装备公司正在向具有先进生产组织模式的国际化企业大踏步迈进。
想用户所想,为用户解决后顾之忧,是齐轨道装备公司开拓国际市场一贯遵循的原则。自1999年公司率先将铁路货车整机产品批量打入发达国家市场,先后有35.7吨轴重矿石车、40吨轴重矿石车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铁路货车出口到澳大利亚,受到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PN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的青睐,力拓公司将第一张颁发给中国企业的“优质供应商”证书授予了齐轨道装备公司。
齐轨道装备公司在提供世界先进水平产品的同时,始终坚持优质的售后服务工作,并超越用户期望,实施大客户营销战略,提供一揽子技术支持和超值的服务。在出口澳大利亚市场铁路货车产品越来越多已达到5000多辆的情况下,公司把配件库建到用户家门口,保证第一时间掌握产品运行状况,不仅能高效率地为用户提供配件支持,还可以开展车辆易损易耗件及走行部件等近百种配件的营销业务。这一举措也将为公司深度开发澳大利亚市场,并成为当地长期稳定的供货商奠定坚实的基础。
继去年2月份被澳大利亚力拓公司评选为全球最佳产品类供应商后,2011年12月15日,又成为全球最大的矿业巨头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中国区唯一的铁路行业战略供应商。这标志着齐轨道装备公司成为亚太地区唯一被全球三大矿业(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认可的铁路行业战略供应商。
作为中国铁路货车行业的龙头和世界知名的货车制造企业,齐轨道装备公司是中国铁路重载货车升级和出口海外的主导力量。公司在国际业务上坚持从配件、部件做起,从几辆样车做起,从发展中国家做到发达国家,从中低端市场做到了高端市场。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公司出口业务更是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当今国际环境是危中有机,我们开展国际化商业运作,就要生产出高于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名牌产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大跨越,对此,我们很有信心”,齐轨道装备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魏岩的话语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