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紧固件公司张钦创新工作室荣获“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来源: 2024-02-27
分享到:

近日,四川省总工会发布《四川省总工会关于命名第六批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决定》,在全省命名100个“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紧固件公司“张钦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这一荣誉的取得不仅是对工作室的肯定,更是对紧固件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做努力的认可。

张钦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其成员由环槽铆钉、铆接装备研发设计及生产技能骨干人员组成,共20人,其中硕士学历占比约55%,平均年龄32岁,中车集团各层级核心技术人才7人,是一支战斗力强的青年研发团队。工作室紧密围绕环槽铆钉连接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这一主线,累计创新课题或攻关项目19项,创新成果11项,成果转化8项,创新成果节创经济效益累计30000万元,并成功将环槽铆钉连接技术推广应用到太阳能、风电、桥梁、建筑、幕墙、铁塔等领域,为该些领域提供了新的紧固连接方案选择,扩大了环槽铆钉连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范围,为我国连接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激发“人才活力”

工作室一直以“传道授业、知识传承”为己任,全力做好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培训,带动青年技术人员学技练功,全面提升公司研发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近三年签订师带徒弟协议15份,年均培训150人次,目前已培养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7人、中车资深专家1人、中车集团专家2人、东坡英才1人,为公司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持。

坚持“科研引领”

工作室始终注重发挥劳模及技术骨干的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工作室成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员近三年先后承担工信部、四川省、国家电网等各级科研项目40余项,授权专利36项,主导及参与制定标准24项。其中承担的紧固件国产化项目从结构、原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试验等关键工序验证通过自主研制替代进口产品的完整性及可行性,提出了轨道交通装备用高端进口紧固件产业技术总体方案,完成7大类共48种紧固件产品的研制,实现了国产化,解决了进口紧固件“卡脖子”难题,保证了轨道交通装备用紧固件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安全。主导制定的《环槽铆钉连接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环槽铆钉连接技术标准的空白,推动了拉铆连接技术在国内相关行业的应用,巩固了公司在拉铆紧固连接技术方面的主导地位。

专注“研以致用”

致力于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最大化体现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工作室新研制的单槽短尾环槽铆钉产品在全球太阳能、风电装备领域市场份额已超过30%,并批量出口至美国、墨西哥、德国、迪拜、澳大利亚等欧美发达国家,累计销售1亿套,向全球彰显了中车紧固的技术实力。为解决国家重大基础科研——江门中微子项目的连接问题,完成全球首次1100Mpa的不锈钢短尾铆钉的研制,并通过清华大学组织的专家鉴定,目前已在江门中微子项目全面应用,为大国重器提供了中车力量和智慧。

山高不阻其志,涧深不断其行。新征程上,张钦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将以此次命名为契机,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创造能力,积极围绕公司生产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眉山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陶丹青)

王晓寒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