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员工喜获“中国中车科技创新青年奖”

来源: 2022-02-08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公司再添喜报,朱厚彬、武广友、王永敏3名青年员工,喜获“中国中车科技创新青年奖”。公司员工在中国中车科技创新工作中,积极参加科研创新攻关,在柴油机组装、调试工作,机体、连杆等关键零部件数控加工工作中,勇于创新、成绩突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朱厚彬,总装车间总装一工位工位长,主要从事各型柴油机的装配工作。他参与设计的“出口机车用柴油机发电机组组装台位”项目在大连公司“经济技术创新”竞赛中取得了专项攻关二等奖。参与编制的《柴油发电机组轴系具中检测及轴系组装方法》获得国家专利。协助完成《柴油机与主发电机对中调整操作法》编制。在16缸D180型柴油机的研制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组织组装调试工作,发明多项工艺工装,为16缸D180柴油机的研制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

武广友,机械加工车间机体加工一工位工位长,在加工265柴油机机体过程中,对加工程序进行了优化改进,解决了机体加工中的难题。在“复兴号”高原双源动集项目生产中,对机体进行加工工艺创新、改进,提升工作效率30%。在新技术使用中,率先将三维模型与自动编程技术应用到龙门加工中心的日常生产当中,提高了大型设备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王永敏,机械加工车间连杆加工二工位从事连杆加工工作,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编程,能及时解决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运用自动编程加工复杂曲面及非圆曲线等工件。在国产化265柴油机的生产中,结合三维软件设计辅助可调支撑,改进了连杆体后肩面夹具的问题,不但提升产品质量,更提升加工效率30%,节约工时成本一百二十余万元。在公司其他产品生产中利用软件设计并制造夹具二十余套,节约生产成本五十余万元。

公司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开展,鼓励广大员工积极创新创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 数字 坦诚 开放”的新连车贡献柴油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