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公司“高云巍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底,是辽宁省总工会以辽宁省劳动模范高云巍名字命名成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吸引了公司及省市劳模、专家万传广、姚进、张双成、邢瑜为主要成员,另外吸收了部分一线技术骨干和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获得省市相关部门的认可。工作室成立后,以立足本岗位,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操作法为宗旨,以提升智能制造软实力为目标,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方面,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管理创新、名师带徒、学习交流等活动,为柴油机公司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专业全面的数控加工和技术保障团队。
“高云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管理原则为三定四化,即定课题、定计划、定制度;表单化、程序化、系统化、规范化。工作室的职责一是带徒、培训,提高一线员工的技能水平和技术人员的工艺水平创新工作室负责制定工作计划、日常的组织管理、项目跟踪等,负责创新工作的安排、分解、实施、总结工作。二是负责不定期召开专业会,由创新工作室指定人员负责主持,工作室负责人参加,请工作室有关专业人员参加,针对“五小”成果,合理化建议、专业技术、教育培训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推荐。三是负责创新成果的收集、整理并上报集团公司技术成果申报。结合公司开展的“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大机车一流品质”主题实践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工会选拔了一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爱岗敬业、勤学好求的优秀职工,以劳模工作室为抓手开展了转岗职工技能培训、短途劳动竞赛等活动,有目的地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使之真正成为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并创造高效劳动价值的“工匠”型人才。目前,工作室第一次技能培训已全面完成,首批培训40人中,已有12人能充实到人员紧缺的关键岗位从事数控加工中心操作,满足了一线生产的需要。2017年,工作室三名成员凭借高超过人的技术及创新成果,全部被推荐参加大连机车公司“大机车工匠”的评选,全年申报先进操作法两项,提合理化建议十余项,完成技术攻关三项。在室长高云巍的带领下,他们积极营造学习技术、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改造上的领头作用,广泛开展以“五小”为重点的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解决公司生产中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