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大连机车公司开始进行岗位作业指导书文本规范化工作。先从公司机械加工门类推行,逐步扩展到铸钢、铸铁、锻造等9个基础工艺门类,年底前实现全覆盖,达到每个岗位、每名职工都有统一规范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岗位作业指导书规定了职工在岗位具体工作的每个细节,是操作者操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实现工序商品化的“法律”保证。对引导操作者按规范化操作程序要求进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自大连机车公司开展“按规矩做事,按规则作业”主题实践活动以来,各生产单位按照活动方案设定的内容,均把修订、完善第三层次文件和岗位作业指导书作为重中之重,按照时间要求扎实有效推进,截至目前,修订、完善率达80%以上,使职工在各自岗位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然而,每个单位制定岗位作业指导书的文本形式各异,表述不一,缺乏统一性和规范化。结合公司正在开展的精益生产、提升6S现场管理工作,规范统一的原始资料对强化基础管理显得尤为必要。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党委宣传部会同工艺技术部共同研究商定,编制统一的岗位作业指导书文本模板,对公司不同工种的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全面规范。
10月14日、28日和11月17日,公司党委宣传部与工艺技术部联合举办了三次“岗位作业指导书文本规范化研讨会”。公司高级工程师唐关达分别就机械加工、组装、焊接三大门类对岗位作业指导书的基本概念和编制规范进行了讲解和说明。新的岗位作业指导书从开工准备、开工作业、开工结束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要求,与原岗位作业指导书相比更加细化、更加规范,还新增了典型的不合格品及废品案例,警示操作者,避免质量问题重复发生。新的岗位作业指导书的格式有横向、竖向两种,供选择使用,各单位根据工艺技术部统一设计下达的文本模板,按要求进行转换,并纳入公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