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详页

雕琢精湛人生——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十大杰出青年陈湛文

来源: 2020-05-11

   陈湛文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总成二车间落车班班长,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参加工作11年来,他始终坚守“精细生产、精准制造、精实创新”工作信念,将精益管理理念与MOM系统充分结合,带领班组不断提升作业效率和质量,为车间成为公司第一个“中车精益一级车间”做出了贡献。
   ●潜心钻研,践行精益生产

    自2009年进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后,陈湛文就面临CRH3型动车组的试制生产。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短时间内熟悉了各项业务,成为首批上岗5人中的一员。十几年来,陈湛文参与生产了各系列动车组,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代高铁工人。
  公司引入精益理念后,陈湛文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精益培训,对精益工具不断探索钻研,带领班组集体学习,培养员工理解掌握精益理念。接触精益管理之前,他所在的落车班有两条生产线,每条线原有6名员工同时作业,大家虽然热情挺高,但效率始终不高。经过观察研究,陈湛文发现原因是一些琐碎工作分工不明确、程序不清晰。他运用精益管理理念,结合工位制节拍化生产线建设标准,充分利用《时间观察表》《工序推移图》等精益工具,通过录制分析操作过程,并经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最终总结出转向架落成工位最优的标准化作业程序,确保6名员工分工明确、互不干涉,相互配合。这一问题解决后,陈湛文发现,员工经常因备料反复走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效率的提升。他苦心琢磨,仔细分析了作业中使用的近千种料件,并逐一分类,特别是针对相似物料制作了《相似物料手册》,避免了错用料件。
  “身为班长,陈湛文不仅沟通能力强,而且工作认真负责,敢想、敢做、敢为,凭借勤思考、善钻研,不断推动落车班的发展前进,使班组成为优秀班组、公司特色班组。”转向架制造中心总成二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田立军如是评价。
  ●善于实践,冲锋智能制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公司启动MOM系统建设后,总成二车间基于工位制节拍化生产线基础,成为公司首个应用MOM系统的车间。通过学习,陈湛文认识到,MOM系统如果离开了工位制生产线,就失去了灵魂。在系统应用初期,陈湛文便提出基于工位制的排产模式,由原来的单工序排产,改为工位制流水线排产,使各个工位串联起来,并将此模式固化到MOM系统中,实现了生产排产在MOM系统的信息化。同时,他还提出每天作业开始前,在MOM系统中增加点检路线图,实现设备点检的扫码功能,从而提高了设备点检效率和质量,将MOM系统的应用进行了深化,总成二车间成为公司第一个实现设备管理融入MOM系统的车间。
  “对于公司来说,我是执行者,执行公司的生产经营任务,必须给出生产结果。对于车间来说,我是管理者,提高成员各项能力是我的首要任务。对于班组来说,我是领导者,带领班组不断前进,完成公司及车间下达的各项任务。我的身份定位也在这三个角色中不断切换。”谈到如何当班长,陈湛文亮出独到见解。
  在动车组转向架装配作业中,最关键的是紧固件拧紧质量,公司因而推广使用智能力矩拧紧系统。落车班作为公司试用该系统的首个班组,初期由于零部件拧紧繁琐、程序复杂等诸多问题,员工不愿意使用,智能力矩系统应用一度受阻。发现这一问题后,陈湛文结合自身操作经验,反复与厂家技术人员和工艺人员沟通并提出了改进创新建议。通过调整工具编制程序,增加多层级角度控制等措施,改善工具厂家的固有程序逻辑,获得了员工的普遍认可,最终实现智能力矩拧紧系统在CRH380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系列动车组的全部应用,助力公司智能化作业手段推广应用及产品质量的提升。
  ●精雕细琢,追逐精彩人生
  侃侃而谈工作角色的陈湛文,生活中的角色其实更多。奋勇争先是喜欢运动的人特有的心智,他业余喜欢打篮球、羽毛球等,这给他工作支撑向上的力量;他热爱公益,2012年,陈湛文曾利用年假,参与民间组织的云南偏远地区支教活动,在那里与贫苦孩子生活了一段时间。回到岗位后的陈湛文变得更感恩,也更坚韧、顽强。
  从精益理念应用,到工位制节拍化生产线建设;从智能力矩紧固系统的全覆盖,到MOM系统的全面推广使用,总成二车间落车班一直是公司应用精益的排头兵。随遇而安却不随波逐流,陈湛文在平凡的岗位潜心钻研,精雕细琢,一步步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