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前夕,来自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老、中、青三代劳模连续参加了四档央视不同节目的录制,连央视主持人看见他们都觉得“脸熟”。这四档节目有探讨振兴中国实业的《对话》,也有不信你不笑的《五·一乐三天》,有教主持人撒贝宁学焊接的《相聚中国节》,也有第三季《中国大能手》的开播特别节目《匠心筑梦》。它们有的庄严大气、有的轻松活泼,全方位展示了三代轨道客车技术工人的风采。
《对话》——追忆激情岁月 重振实业精神
李世忠老人今年74岁,1958年,不到二十岁的他来到当时的长春客车厂工作,一干就是37年。面对着国家百废待兴、工厂一穷二白的局面,他和他的工友们一边建筑厂房、一边从事生产,在一次次热情洋溢的生产会战中完成了中国第一代铁路客车和地铁列车的制造。在《对话》栏目上,李世忠老人与其他五位中车老员工共同回忆了中国轨道客车发展历程中的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并与现场观众一同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随后,包括中国中车董事长刘化龙在内的四位央企掌门人共同探讨了振兴中国实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匠心筑梦》——工匠精神 薪火相传
“老爷子,我们又见面啦!”在央视《匠心筑梦》节目的舞台上,《对话》栏目的主持人陈伟鸿时隔一天又再次见到了李世忠老人。原来李世忠不仅是中国第一代客车制造工人,他还是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李万君的父亲。这位享誉全国的高铁焊接大师的成长背后一直有一位“劳模父亲”的言传身教。
两代劳模并肩站在舞台,老人总是不自觉的抚摸胸前的勋章。“我的父亲连续七年获得劳模称号,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光荣!”“我是市里的劳模,我儿子是全国劳模,青出于蓝,我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自豪!”节目一开始父子两人的默契就逗笑了观众。
在访谈过程中李世忠热泪盈眶,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干上高铁,但是我的儿子替我实现了高铁梦!”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90岁高龄的“中国焊接第一人”潘际銮亲自为李世忠父子颁发了象征着工匠精神的齿轮模型,齿轮上刻着两个字——传承。
《相聚中国节》——小撒拜师学焊接
李万君不仅接受了父亲对于工匠精神的传承,而且还努力将他传递了下去,目前他所在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已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焊接能手。前几天在中央电视台,李万君还新收了一位特别的徒弟。
在央视综合频道五·一特别节目——《相聚中国节》上,李万君与他的徒弟何岩、王善更一同做客央视演播厅。在主持人撒贝宁的“怂恿”下,两位徒弟纷纷吐槽师傅的严厉:“师傅很少夸我们,他的口头禅就是:不行啊,还得练。”可他们最后也承认,正是因为这份严厉,使他们如今也拥有了过人的焊接技艺,还获得了”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众多荣誉。
看见他们说的有声有色,主持人撒贝宁不禁也想拜李万君为师学习焊接技术,并且还在现场接受了“焊枪穿针”、“焊枪描摹”、“千里辨音”等测试。最终,拜服于高铁工人惊人技艺的小撒,只能位列何岩、王善更之后,屈居“名誉小师弟”了。
《五一乐三天》——高铁工人也幽默
除了辛苦工作、钻研技能,高铁工人也有幽默的一面。在《五·一乐三天》节目中李万君和他的同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谢元立、罗昭强展现了他们的风趣幽默。机械手焊接大师谢元立自称是这些焊接机器人的“群主”,需要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调试大师罗昭强说他发明的高铁调试模拟装备能够四两拨千斤,让众多外国客户想要“海外淘”。
在抗笑环节,李万君需要在观看喜剧人精彩演出的时候忍住不笑,否则每笑一次就要“扣掉”一件礼物。这对于性格开朗的他来说任务艰巨。李万君开玩笑说,作为焊接工人,他一定能够摒住呼吸,坚决不笑。不过最终结果如何,要等到节目播出时再来揭晓了。
三代劳模四登央视可谓罕见,可是在这几天闪光的背后,是无数工匠几十年来默默无闻的求索和薪尽火传的交接。在《匠心筑梦》的舞台上,当主持人陈伟鸿问到为什么没有考虑过给儿子李万君调换工作时,李世忠说:“我认为什么工作都得有人干,任何工作干好了都能有出息。”李世忠质朴的回答引起了现场的一片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