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详页

“大工匠”点亮“金名片”——中车长客第一届“金名片”杯职业技能竞赛精彩纷呈

来源: 2016-09-30

提到车间里的技能竞赛,你可能会想到机床、焊枪、待加工的零件等简单的物品和难以欣赏的比赛项目,可是在高铁工人的竞技场上,你会看到“带水补漏”、“电焊灭火”、“点亮金名片”等极具观赏性且扣人心弦的比赛环节。

为传承工匠精神、展现高铁工人的风采,9月28日下午,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举办第一届“金名片杯”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去年曾接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高速车辆制造中心总装车间,被布置为宽阔的比赛场地,来自各个车间身怀绝技的高铁工人们集聚一堂,大显身手。

在首先进行的接线比赛中,选手需要在模拟高铁列车的接线环境下进行快速作业,如果哪名选手接线完成,他身后的那片“我是大工匠”的彩灯将会通电亮起。据竞赛评委中车长客首席操作师罗昭强介绍,接线比赛的操作需要选择40多个工具来完成,可谓精雕细琢。选手们穿针引线、不断调试,身后的彩灯纷纷亮起,现场掌声雷动。

更具观赏性的是焊接组的比赛,来自各个车间的焊接高手需要快速焊接正在漏水的水桶,水从桶内的六个小孔不断喷涌,选手们操作手中的焊枪上下纷飞,一时间焊接的火花和喷涌的水花交相呼应,令观众大饱眼福。最紧张刺激的莫过于焊枪灭火环节,五条火舌从有裂缝的燃气管道中喷出,而我们的工匠需要顶着火焰用焊枪将裂口焊接。据焊接比赛评委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得主李万君介绍,这项比赛是根据他个人的一次真实的救险经历为来源设置的,比赛本身没有危险,但是考验选手的胆量和技术的稳定性。比赛开始后不到30秒,已经有选手率先完成,在他面前的火焰已经乖乖熄灭,管道完全闭合,这证明了他的焊接手法快速有效。

如今中国高铁以其领先的设计和稳定的品质成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的“金名片”。提到中国的制造业,许多人最先想到的是中国高铁。但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高级技能人才的艰苦付出,374道高铁制造工序中的每一项都需要高铁工人的秉持工匠精神,认真操作、不断创新。

至2015年底,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已有高技能人才6000余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63%,其中高级技师240余人,技师700余人,高级工5200余人。其中还有李万君、谢元立、罗昭强等名满天下的全国劳模。为了传承技艺,中车长客建立了9个首席操作师工作站,其中有四个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站,他们不断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工艺创新和带徒传技中的作用,累计立项攻关、解决技术难题12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近60项。

比赛结束后,获奖的选手接受了从中车总部专程赶来的中车劳资部副部长刘继斌的亲自颁奖。比赛的结果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比赛中工匠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承,在新一代大国工匠的努力下,中国制造的金名片将永不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