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详页

工人日报:企业自办“好声音”的温情尝试

来源: 2014-07-29
    投入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让职工们过一把“音乐瘾”,这对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的企业来说,到底值不值?
  7月26日,“长客金话筒”主持人大赛50进30的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主持人大赛只是长客系列职工文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这样专业性的比赛能有200余人报名参加,却是没有想到的。”长客股份公司工会副主席邵小明告诉记者,长客股份每年投入各类职工文化活动的资金达上百万元,年内还将陆续开展诗歌大赛、健排舞比赛等多种文化活动,“特别是刚刚落幕的‘长客好声音’更是将全年的职工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
  近日,记者走进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长客好声音”总决赛现场,感受了一场完全以职工为主角的音乐盛典,随着三、二、一等奖陆续揭晓,这一持续了整整100天的企业大型职工文化活动,完美收官。
  3个月来,长客股份公司工会、企业文化部、团委三个部门通力合作,投入资金10余万元,从吉林、北京等地聘请专业艺术院团的老师担任评委,对参赛职工进行了52场声乐、形体、舞台表演等方面的培训,先后两次组织拓展训练,又带选手们去专业录音棚体验,从海选、突围赛、大逃杀赛,到二十强选手汇报演唱会、十强诞生夜,再到总决赛,一次次地搭舞台、设擂台,还请省电视台摄制了相关纪录片,将整个活动搞得高潮迭起、活色生香。
  那么,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让职工们过一把“音乐瘾”,这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的企业来说,到底值不值?
  ●从“互不相识”到“凝聚在一起”
  站在舞台上,面对观众席里此起彼伏的呐喊助威声,看着同事们挥舞不停的荧光棒,青工吕易3次情到深处,大声高呼:“长客,我爱你!”
  看得出,小伙子的这句话发自肺腑。“学生时代我就爱唱歌,完成到工人的过渡后,以为生活从此枯燥平淡,没想到,还有机会登上美轮美奂的舞台,唱给这么多人听……”走下台来,喜获一等奖的吕易告诉记者。
  “在我心里,一直有颗种子,守望阳光春雨,期待吐蕊盛放。人群熙熙攘攘,世界匆匆忙忙,哪怕我曾被忽略过千次万次,这一次,我都要用歌声,为自己造一个王座……”公司企业文化部年轻干事、“长客好声音”执行导演裘治川的这首诗,被所有参赛选手直呼为“道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对于很多热爱歌唱的普通职工来说,企业能够提供舞台为他们圆梦,心中那份欣喜与感激,不言而喻。参赛选手马贵林说:“音乐让我深深眷恋,看到活动通知,我毫不犹豫报了名。万万没想到,专业的组织、专业的赛制、专业的评委、专业的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对音乐的理解更上一层楼,对企业这个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更强了。”
  参赛选手张宁的重大收获之一,在于加深了对“团队”一词的理解。
  鉴于参赛职工来自各个岗位,很多人互不相识,主办方特意设置了“分团体竞技”环节——海选晋级选手要通过抽签进行临时组队,队员们一起训练、互相配合,尽快建立默契,只有整个团队在突围赛中胜出,其队员才有资格再度晋级……
  “我从吕易身上学到了责任,从胖妹身上学到了乐观,从丁野、于琦、宋哲身上看到了真性情……虽然我不善言谈,但我认真欣赏着每一个人,我发现,每个小伙伴都是最棒的!”A10组的马贵林在参赛感言中写道,“团队成员们一起努力的日子,我一辈子无法忘怀。”
  “因为这个舞台,我们变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今后,我们不再是普通员工,而是一支利刃出鞘的军团,我们有信心挑起长客继续发展的大梁!”获得总决赛最高分的于琦说。出于这一共同感受,在汇报演唱会上,选手们集体深情合唱了一首声动梁尘的《在一起》:“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风里雨里不分离……”
  《在一起》的词作者,正是长客企业文化部部长张天。他对记者说:“其实,让不同岗位上的员工相互熟悉,彼此靠近,紧紧凝聚在一起,助力公司整体高效运转,也正是我们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之一。”
  ●“这场比赛改变了很多人”
  “这场比赛改变了很多人,不仅使选手们走向自信,还让他们学会了面对挑战,勇于承担、忘我投入、知孝感恩……”天天和选手们在一起摸爬滚打的裘治川,讲起这次活动,滔滔不绝。
  选手小冀,由于身材较胖,为人处世很不自信。海选赛上,她以一首《北京,北京》,获得评委的一致肯定,这让落落寡欢的她,开始变得开朗、爱笑。青工小杨,入厂后因不能适应工作节奏,觉得事事不顺,慢慢变得意志消沉,海选成功晋级后,他重新燃起希望,又恢复了青春活力。
  选手刘鑫,在汇报演出中选了两首歌——《酒干倘卖无》和《鲁冰花》,一首唱给已故的父亲,一首唱给母亲。手持麦克风,刘鑫泪洒舞台:“我现在长大了,该好好报答她了。”全场掌声雷动,很多观众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此时此刻,主持人还现场朗读了刘鑫写给母亲的一封信,让诸多观众泪湿眼角。“我们有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在每一个细节当中,希望大家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同样得到心灵的洗礼。”裘治川对记者说。
  实际上,经过这次活动,裘治川感觉自己也成长了:“整整3个月,我和选手们把欢笑和泪水融在了一起,当决赛结束,几位选手自发朝我鞠躬时,我真心认识到,想把工作做好,不用心不用情是不行的。”
  被改变的,不只是年轻职工。作为观众,一位60后中层干部感慨地说:“我以前认为80后、90后从小在糖罐里长大,懒散、脆弱,不懂包容、合作、感恩……但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自己错了。有这样的年轻人在,企业的发展没问题!”
  ●温情文化的有效实践
  100天的业余时间,10万元的投入,数百职工上台、全厂职工参与。对于企业是否应该用这么大的投入,满足职工“唱唱跳跳”的要求这样的社会议论,活动组织者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一个现代企业,应像一个血肉饱满的生命体,用体温将每一位工作者环绕其间,‘长客好声音’正是对企业温情文化的有效实践,它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唱响了企业和谐发展的动人乐章,而这不能简单地用物质投入的方法来算账。” 长客股份公司工会副主席邵小明说。
  “卓越的企业离不开卓越的员工。帮助员工挖掘潜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并学会欣赏同事,最终形成一个充满战斗力的集体。职工投入了业余时间,但换来的是自信和工作动力。就像我们制造的高速动车,只有节节都有动力,整列车才能风驰电掣。”张天说。
  “80后、90后青年职工已占长客职工总数的近50%,当前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去开展一些符合年轻人特点的活动,寓教于乐?‘长客好声音’就是一次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的有益尝试。”团委书记宋楠说。
  据了解,“长客好声音”吸引了330名员工参加,是长客股份公司参与范围最广、群众呼声最高的职工文化活动之一。有人用这样几个比喻,来形容对该活动的感受——好声音是“凝固剂”,以真情促进团结;好声音是“催化剂”,以温情助推梦想;好声音是“增效剂”,以阳光浇灌成长;好声音是“试验田”,寓教于乐,培育企业文化之花。
  “长客好声音”总决赛当天,恰逢长客股份在南昌、深圳的用户组团前来企业参观,闻听这一活动,南昌、深圳地铁公司的用户代表还欣然登台献歌。“此次来长客,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长客制造的一流品质,还感受到了长客文化的强大魅力,与这样的企业合作,错不了!”两位用户代表笑容满面地说。
  “预期效果全达到了,还收到了意外之效——企业群团部门成了第二市场部!”张天对记者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