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详页

高速动车和它的制造者——长春动车组制造基地见闻

来源: 2013-05-24
本报记者孙寰宇
      一列列驰骋在哈大线上的高速动车组,总能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技术精髓如何变成了外观漂亮、性能超群的列车?究竟是怎样的一群工人能制造出如此高科技的产品?

      近日,记者走进了位于长春市西北部的绿园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长客股份动车制造基地。这里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产能最高、装备水平最强的动车组制造基地,我国运营的CRH3、CRH5、CRH380BL、CRH380CL等型号动车组以及刚刚问世的CRH380B高寒动车组都产自这里。

    厂房宽敞明亮,整洁干净,没有想像中的噪音和凌乱,而且几乎闻不到电焊的气味。看到记者惊异表情,身旁的工人姜小宇说,“这就是我们高速动车组的焊接车间。”然后指着上面说:“看到厂房上面的管道了吧,这是我们公司花了几千万元安装的设备。这设备不仅有换气功能,还能有效保障厂房的温度和湿度。高速动车铝合金焊接对于温度和湿度要求特别高,温度不能低于18摄氏度,湿度不能超过60%,低于18摄氏度,里面的焊缝容易有气孔、有裂纹。如果低于18摄氏度,厂房全部停工。今年9月下雨的时候,外面湿度达到96%,厂房内58%,即使下雨也能保证湿度和温度。”他告诉记者,德国专家有一次参观后感叹,“要不是见到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工人,还以为这里是欧洲或者日本的厂房呢!”

    高高瘦瘦的关广雯,1987年出生,2009年才进厂。如果不是听人介绍,根本想不到这么年轻的他负责的竟是世界顶尖高寒高速动车组关键部位——头车的焊接。

    关广雯是焊接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入厂第一项培训就是铝合金焊接基本技能,简称欧洲证。这个欧洲证很难,从培训到拿到资质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是作为长客股份焊接工人的最低要求。”关广雯说。在长客之外的许多企业中,拥有欧洲证的焊工就归为“焊接专家”之列了,而在长客,这个资质则是必备的基础资质。

    关广雯告诉记者,在长客做铝合金焊接,除了必须有欧洲证、西门子“十八项”之外,焊接某个工序,还要考专门工序的AP(高铁焊缝关键资质)项。“现在我有司机室的门立柱焊接证,还有头车的AP项,以及车顶和侧墙的焊接资格。这些部位之外的焊接工作,即便我会干,也不能干了,除非再去考取资格。”长客股份实行的一个岗位一个证,一项工作一个证,最专业的技术干最专业的活,让工人的技术更加专精、熟练,确保列车的质量。

    “动车组的寿命是30年,假如某个部位因为焊接而出了问题,即便是30年后,也能找到焊接的人。”关广雯告诉笔者。原来,长客股份设置了车体过程总体控制卡,简称“工卡”,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工人都要签字,后面一排则需要焊接监督技师检查签字,以确定操作者干得是否合格。干一道活就要签一遍字,这样可以把每条焊缝都追溯到个人,期间发现问题随时可以翻看档案,非常容易地找到操作者。

    在组装车间,车下钳工孙立明在忙碌着,他负责的是动车组车下制动系统的安装,整个制动系统包含大大小小的螺母管件,累计有2000多个,每个零件都需要一点点组装,尤其是无缝钢管,精度要求很高。据介绍,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为了确保管路安全,采用了新的紧固模式——“卡套压接技术”,精度更高,所以对管路清洁和倒角毛刺也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孙立明介绍,安装这个制动工序必须有制动安装资质,还要定期培训,几乎每个月都有培训,若是换一个岗位,哪怕是从一个工序调到另一工序,都需要重新培训考证。当车底制动系统安装完毕后,要经历自检、工友互检、班组检查员检查、交车检查员检查、公司检查员检查,待到整个车体所有部件安装完毕后,还要进行整体检查,当列车进入调试状态,还要有铁道部门相关人员再进行检查。此外,车间层层设防,还设立巡检班。巡检班流动检查,每周通过幻灯片将存在问题晒一晒。

    组装车间工会主席王金伟告诉记者,高速动车组是高速运行的载人设备,有一点点瑕疵后果不堪设想,一个铝屑掉到设备箱,都有可能造成设备短路,所以公司通过各种制度,来确保生产质量。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有一种压力,有压力也有动力,车间靠各种制度培养职工的责任心。据介绍,到目前运行为止,车间从未在操作层面出过任何质量问题。践行了长客股份“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理念。

    工人有好习惯,就有好产品。先进的产品是先进科技、先进管理、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长客股份公司董事长董晓峰说,长客股份公司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以“培育精细品质,打造民族品牌”为核心的职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