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长春5月10日电 (记者张兆军)我国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今天在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线。该车型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正式成为全球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俱乐部的新成员。
新下线的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全长34.8米,设计时速为80公里,最大载客量可达368人;其乘坐的舒适感高于公交车,运量是快速公交系统(BRT)的3倍,兼备城市观光功能。该列车采用电力牵引,完全实现尾气“零排放”,在国内轨道客车中首次借鉴高速磁悬浮的车体技术,采用高强度不锈钢轻量化的骨架承载结构,侧墙外板、车顶、地板均在不锈钢骨架上粘贴轻质复合板结构,有效降低车辆自重,与地铁列车在同等运行速度下,节省更多的牵引力,降低能耗。此外,车厢内部采用中顶整体LED光源照明系统,节约能源和运营成本。由于采用空中电网独立受电的方式,为避免在线路交叉路口上方出现电线交错的现象,特别加装了超级电容装置,在路口、广场等不宜设网的区域和路口,凭借超级电容可实现无网行驶,距离可达1公里,而整个充电过程仅需20秒。
这种有轨电车采用“小海豚”仿生学造型,全列车的底盘均距地面低于35厘米,这使得轨道可直接在现有马路上嵌入铺设,不仅实现与汽车的路权共享,更免去了系统站台的建设,乘客抬脚就可乘车,尤其是方便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上下车;转弯半径小,可在城区狭小地带穿越,易于城市规划,工程造价仅为地铁的1/4;环保性更好,噪音比小汽车和公交车都低。由于车的轴重轻,使该车在与其他城轨车同等速度下能够节省牵引力从而节约能源,因而有“绿色交通工具”之称。
据测算,现代有轨电车每名乘客每公里大概消耗0.07度电,远远低于BRT交通系统的0.28度。现代有轨电车采用弹性车轮,两个钢轮之间夹有橡胶减震块,这使得车辆噪声比地铁列车要低3—5分贝,远远低于公交车的噪音。
此次下线的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将作为今年第十二届全运会配套设施,在沈阳浑南新区率先投入运营,成为我国首条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的示范线。
据悉,传统有轨电车诞生于19世纪欧洲。目前,已经有超过7800列现代有轨电车在欧洲投入运营。在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辽宁、山东、河北、河南、福建、安徽、贵州、海南等省、市已经规划了数百条城市有轨电车线路,2012—2020年,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已逾2000公里。
上图 5月10日,首列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在下线仪式上运行。
下图 一名女士在试乘首列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
(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摄)
●科技日报:乘坐舒适感高于公交车 运量是快速公交的3倍 我国首列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下线 2013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