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唤起广大员工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员工用实际行动回报企业,母亲节前夕,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以“讲述妈妈和我的故事”为主题,组织了大型电视访谈节目,母亲节系列活动的帷幕由此拉开。
访谈中,谭富星、王太忠、王海涛等回忆和讲述了发生在自己和妈妈身上的故事,生动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之心、热爱之情;以及其它发生在长客人身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无不令人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基础研发部的谭富星,博士毕业后就到长客工作。据他讲,还在小学时,自己自作聪明地在学习中投机取巧,结果被妈妈发现。妈妈严厉地说:“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即使你将来工作了,也必须要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正是妈妈的一句教诲,成就了谭富星严谨求实的工作品质。访谈现场,谭博士深情地拥抱妈妈说:“现在和吉林大学共同研制的转向架参数测试试验台,已经申报了2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国际专利。妈妈,这是我为您送上的最珍贵的母亲节礼物。”
母亲的爱是世间最博大、不求任何回报的爱。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公司二级操作师、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一车间王太忠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妈妈为了让孩子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从不让他下地干活。王太忠至今还记得16岁时,唯一的一次下地干活,却因中暑晕倒了,是妈妈把他背回家。他说,妈妈的后背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家”,长客就是帮助我实现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地方。
冲压件分公司的王海涛是公司的质量明星,是妈妈的坚持让他守住了这份工作。他说:“我觉得最实在的孝心,就是珍惜工作和岗位,用出色的工作成绩回报企业和妈妈。
长客是一个从不缺少爱的大家庭。客车制造中心党委书记高原就在现场大声地说:“客车制造中心的员工们,我爱你们!”这是一位党务工作者对员工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情,同时也包含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一位刚刚工作的小姑娘为了完成任务,元旦放假只陪妈妈住了一个晚上;一位小伙子一年完成了50多项小改小革,有近30项获奖;新婚夫妇婚礼的第二天就上岗工作……”高原动情的讲述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铁路客车开发部,有一群这样的孩子,被大家亲切地成为“高铁宝宝”。因为他们有相同的经历,他们的爸爸都因为服务高铁,没能一直陪伴宝宝的出生和成长。郑恒亮是公司五型车电气系统专家,由于工作需要他一直在五型车开通的线路上忙碌,从2007年“4•18”五型车上线到现在,他出差一百多次,总计一千多天。在漫长的六年里,他和团队一起,解决了无数个车辆电气控制问题,尤其是困扰长客多年的轴温误报问题,成功地将五型车每月上千起的轴温系统误报降到现在每月一起以下。然而11个月大的女儿却把他当成陌生人,让郑恒亮倍受打击。他知道自己虽然舍弃了“小家”,却成就了长客这个“大家”的高铁梦;虽然放弃了自己的小爱,却彰显了长客的大爱。
这份浓浓的代表着长客的爱不但包裹环绕着长客,也在被更多的长客人传递着。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预组装车间女工委的爱心小组就将长客人的大爱送给了87中的女孩小崔靓,让一个母亲故去、父亲失明的有才华的长笛女孩,燃起了追求美好未来的希望。在访谈现场,崔靓说:“如果不是长客的大哥哥、大姐姐的帮助,我可能就失学了。虽然妈妈不在身边了,但在这个母亲节,我感到了妈妈一样的爱,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也做像长客人一样有爱心的人。”
做和长客人一样的人,这是对长客人最高的褒奖。农历小年的时候,长客大姐爱心服务队为哈大高铁的售后服务站员工送去了两万多个饺子和十几道美味佳肴。许多员工都说,饺子是妈妈味儿的。这就是爱,就是将妈妈的挂念、妈妈的期望包进饺子后的味道。
利用母亲节的机会,感恩母亲,畅想母爱,感恩企业,回报企业,是公司工会坚持多年的一项品牌活动。这是一种爱的教育,让员工懂得爱的真谛,拓展爱的内涵。
长客有大爱,大爱在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