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又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推行党务公开是体现执政党执政为民、拒腐防变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运作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着党组织的形象,关系着党组织在党员和职工群众中的威信,所以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如何保证党务公开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总结以往企业党建工作的经验,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抓宣传动员,营造舆论氛围
党务公开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大型工作,做好充分的宣传引导和思想动员是首当其冲第一个要抓好的环节。一是要通过组织动员、专题学习、讲党课、培训骨干等组织活动,对党员和党员干部层层进行思想发动;二是要运用局域网、宣传简报、宣传栏、学习园地等媒体手段,大力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要通过广泛的思想发动和舆论宣传,使广大党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推行党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了解和明白党务公开工作的任务、内容、方法和步骤,为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思想认识基础。
二、确定公开的重点
党务公开的质量高不高,关键在内容。党务公开不是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应该是群众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职工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都要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按照中央《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结合企业实际,一般可以把公开的内容分为民主决策、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文明单位建设、员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保密工作、群工工作等10大类50项,其中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应重点抓好:一是抓好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等“三重一大”事项的公开。“三重一大”事关企业发展,在班子成员集体研究决定之后,应根据具体工作事项的应知范围进行公开。二是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公示,以便加强党内外监督,严把党员入口关。三是加强党费收缴工作公示,特别要做好计算党费方法和收缴管理使用情况的公示,以便党员对党费收缴情况的知情。四是抓好党组织工作思路、工作目标的公开,使全体党员工作有方向,奋斗有目标。五是做好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公开,以解疑释惑,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
三、明确公开的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党务公开的效果好不好,形式很重要。要按照“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原则,根据内容的不同,因事制宜、因地制宜确定公开形式,尽可能做到公开形式的多样化,防止公开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出现。对需要在党内公开的,可通过党委文件、党内会议等形式,及时向党组织和党员通报情况。对需要向职工群众公开的,可通过企业信息网、有关工作会议、党务公开网页专栏、宣传公告栏等形式公开。
四、确定公开的程序
党务公开按照“准备、审核、公开、反馈”四个基本程序进行,力求规范、有序、到位。按照公开的内容和性质,分党内公开和向职工群众公开两个方面进行。“准备”就是对公开的项目、范围和形式,事先由政工、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公安保卫、工会、共青团等责任部门提出;“审核”就是责任部门将拟公开的事项报请企业党委领导批准,或与企业《党务公开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公开事项进行核对。在公开程序上,力求规范、有序、到位。对公开的项目、范围和形式,事先由相应部门提出,经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批准后予以公开。公开的内容由相关处室或所涉个人提供,先征求领导班子成员意见,经主要领导审阅把关后,予以公开。对于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要采取仅限于党内公开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采取积极稳妥的方式进行公开。“反馈”就是公开期间,要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党员、职工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对意见、建议的采纳或落实情况予以反馈,并将处理和落实情况予以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五、掌握公开的时限
在公开时限上,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公开的时间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做到固定性内容长期公开,如党委年度工作安排,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员工队伍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常规性工作要定期公开,如党员发展、党费收缴;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如创先争优活动;临时性工作即时公开,如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干部任前公示等工作要随时公开。对于需要征集党员、职工群众意见的事项,应在公开后及时进行收集工作,并根据公开后收集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必要时再次公开。局在信息网设立的党务公开专栏,属于党务公开事项的汇集,凡公开事项都应录入专栏之中,并根据实际情况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总之,要充分体现公开工作的经常性、动态性和及时性。
六、做到“三个结合”
一要把定题公开与点题公开相结合。党务公开工作的根本是调动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党员、干部职工搞好工作的热情。对党员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高度重视,要及时进行公开,确保职工群众对党组织在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有效增强党务公开的生机和活力。
二要把党务公开与厂务公开相结合。党务公开与厂务公开同属于民主建设和民主管理范畴,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有机的统一体。要通过推行党务公开,促进深化局务公开,巩固和提高厂务公开的成效,实现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良好机制。对厂务公开工作中出现的好做法,要积极借鉴,促使党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三要把规范操作与监督考评相结合。要通过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的操作,做好提出公开事项、审核公开内容、公开相关事项、立卷备案等环节的工作,确保党务公开的有效性。为防止党务公开流于形式,要把党务公开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建立有效的工作保障机制和定期检查制度,进行长效管理。对不按规定进行党务公开的责任部门要给予批评,对公开工作成效显著的责任部门要给予表彰。
七、强化保障机制
要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拓宽思路,不断把党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一是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党务公开的主动性。推进党务公开的目的在于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深化党内民主建设,统一党员、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凝聚力,调动岗位奉献的积极性,不能把它简单的理解为是通报党组织所作的一些具体工作。二是要加强领导,确保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效性。开展党务公开,既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使命和责任。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责任部门必须增强合力,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党务公开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三是要健全制度,确保党务公开有效推进。要保证党务公开工作的更好开展,必须有一套规范、实用的管理制度来保证,使党务公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更好地实现公开工作的目的。
实践证明,只要把握好以上七个重点环节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就能较好地发挥党务公开强化党内监督,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党员、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提升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企业党建网 作者:咸阳供电局 刘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