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详页

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技术工人的成才沃土

来源: 2011-09-16

    京沪高铁开通在即,一列列CRH380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正飞驰在京沪线上进行最后的热身。列车上,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北车长客员工细致地检校着列车各类运行数据,脸上的笑容自信而灿烂。

  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不仅拥有目前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研发能力最强的高速车制造基地,同时也是我国地铁工业的摇篮。近几年来,该公司在快步迈入世界级轨道客车装备制造企业行列的同时,培养出一大批技艺精湛的蓝领先锋,绘就了一幅令人称奇的长客股份群英图。

  为何这里星光璀璨?为何这里春色满园?长客股份公司董事长董晓峰一语道破:职工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从制度保障到技术培训,从思想教育到实践竞赛,公司为一线工人的技术成长搭建了广阔舞台。

  正如董晓峰所言,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不能移植、不能复制,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2010年,由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成功下线,同时,城铁车生产创下年产千辆车的世界纪录,公司销售收入一举突破百亿元。


  文化育人 :

  80后、90后完成思想蝶变


  五一前夕,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焊工李万君,荣获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中南海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作为获奖个人代表在颁奖大会上发言。与此同时,李万君的成长、成才故事,也成为长客人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在青年职工中引起广泛热议。

  长客股份公司现有员工1万多人,平均年龄只有31岁,80后、90后已成为企业生产的主力军。在高速车制造基地,甚至90%以上员工都是不到24岁的青年。我们希望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图画, 对此,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党委书记孙书慧微笑着说。

  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创作。为打造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长客股份公司党委几年前便开始针对青年员工的思想、行为特点,大力开展青年职工的教育活动。如今,公司各级党组织都在争先创建青年职工思想教育示范基地。今年,向李万君学习活动,便是青年职工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年42岁的李万君,年初勇摘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继而又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扎根一线岗位24年,无怨无悔刻苦钻研,用焊枪焊出了一条由职高毕业生到工人院士的神奇天路。报告会上,李万君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的表白:当初我们28个年轻人一起走进焊接车间,因为条件艰苦,后来只剩3个人。但我想说,再艰苦的工作总得有人干,只要肯下功夫,普通工人也有出头之日,也可以凭自己的技术赢得尊重。

  李万君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写成报告,讲给各条战线上的青年员工。仰望台上浓眉大眼的李万君,台下无数颗年轻的心灵在激荡:何必去崇拜那些梦幻光影中的影视明星?只要脚踏实地勤学苦练,普通工人一样可以成为明星!以李万君为标杆,长客股份广大青工学技练功热情高涨,公司上下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万君效应


  24年前,刚刚进厂的李万君,从长客老一辈全国劳模屈伟建身上找到了前进的方向;24年后,他又成为别人前行的灯塔。这,就是长客薪火相传的榜样文化,也是长客稳步发展的动力之源。

  各项如火如荼的主题教育活动,也使一大批年轻职工了解了企业的历史和现状,在明确自身奋斗方向的同时,把心紧紧贴在了企业发展的脉搏之上。

  为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长客股份公司党委还把2011年定义为质量文化年,通过在网站、电视、报纸、广播等宣传阵地开辟质量文化专栏,登载、发布各类质量文化实践成果,有效提升了员工整体质量意识。

  技术立人:

  新手快速变能手


   330,长客股份高速车制造基地门前,一幅好师徒荣誉榜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张贴着102对师徒溢满笑容的大头照,旁边还有他们的亲笔签名。这是高速车制造中心从近1500对师徒中评选出来的优秀典型。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多年来,长客股份公司坚持结合员工知识水平结构和生产经营实际,扎实开展导师带徒、大手拉小手活动,大力推动现场教学比练、立项攻关、总结五小发明和优秀操作法及工人技师三个一等活动,强化对员工的技术培训,通过开办丰富多彩的学习课程,对职工进行技术武装,不断缩短新员工的成长周期。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该公司便开办各类培训班600多个,培训职工2万余人次,8400多人由此取得动车组关键工序上岗证、5000多名员工获得国际焊接证书。

  与此同时,形式多样的岗位技能竞赛,也是促进职工努力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重要载体。当下,结合主题教育活动,长客股份2011人才成长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地陆续开展第四届职工岗位技能竞赛、第二届青年操作能手评聘、技艺传承竞赛……这些各有侧重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了职工学、比、赶、超的积极性,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了立体化舞台。

  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被喻为列车的神经系统,在高速车制造中心车电车间,该系统的接线工作,全部由2523岁左右的女工完成。要知道,一列高速动车组,光电线就88种,有4万个接线点,电线总长度34万米,接线时必须做到零缺陷、零隐患、零故障。

  为练就一身绝活儿,这些女孩儿们在狭小的司机室里一蹲一跪就是一天,由于车体防寒棉此时尚处于裸露状态,玻璃丝悬浮在空中,粘在脸上、身上奇痒无比,皮肤常常被抓破,还常常热得起痱子和湿疹。为防止内急减少上厕所,她们上岗前几乎都不喝水,每天面对上千根电缆,有时连做梦都是密密麻麻的接线端子……

  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完成这么难的任务,但通过参加培训、苦练技能,我们都做到了!班长王英娟骄傲地说:现在姐妹当中已有人成为岗位操作能手,今年我们还被长春市评选为"优秀三八红旗班组",相信在公司为一线工人搭建的成才平台上,只要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成为李万君师傅那样优秀的人!


  制度塑人:

  员工个个是精英


  产品质量是衡量技术水平的基本标准。本着培育精细品质,打造民族品牌这一企业核心价值理念,长客股份公司在培养职工的过程中,明确了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不掩盖缺陷的作业标准。

  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公之于众,对处理结果广而告之一人犯错误,全工序受教育;客车制造中心设置月度之星评选活动,凡是业绩突出,当月无质量、安全事故的职工均可参加评选,月度之星的照片和事迹每月张榜公布,并作为季度、半年、年职工之星的评选条件之一……

  为营造良好环境,完善人才政策,不断提高人才服务水平,长客股份先后制定了《技师管理规范》、《拔尖人才管理办法》、《外语补偿金制度》等多项人才管理制度,采取更为直接、有效的激励手段,对优秀人才给予命名表彰、一次性奖励、增加岗位津贴等一系列礼遇,引导全体职工努力向拔尖人才看齐


  去年6月,长客股份还成立了首批5首席操作师工作站, 获评首席操作师的技术大拿,不仅每月可以享受1200元津贴,还可以带领相应技术骨干进站工作,公司为每个工作站划拨经费,提供固定工作场所以及开展课题攻关所需的设施,被一线工人誉为工人的博士后工作站。如今,5首席操作师工作站已为企业攻克生产技术难题近百项,培训操作人员逾2000人次。

  技术工人在我们企业都是香饽饽。李万君的工作感悟,也是公司全体职工的共识。

  文化育人、技术立人、制度塑人,正因如此,便有了说不完的长客故事:员工贺明把产品质量看作生命,把精细化生产做到极致,单位将他所在的工序冠以贺明工序小胖子何岩天天跪在地上苦练焊接,自创了一套用高镍合金焊条进行异种钢焊的操作手法,让加拿大专家竖起了大拇指;新秀付艳慧入厂3个月就被任命为车电工段电三班班长,被公司评为双十佳质量明星”……

  企业发展,人才为本。在赶超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历史时期,长客股份万名员工正用勤劳的双手绘就繁满天的景象。这支爱岗敬业、技术业务精湛的职工队伍,为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他们代表了长客的未来,也代表着中国轨道客车装备制造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