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中国铁路冷链和深冷运输新技术应用暨多样化运输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分享到:

日前,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联合轨道交通装备分会在武汉召开了“中国铁路冷链和深冷运输新技术应用暨多样化运输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特种货车学组、中车长江集团承办。

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伯施,国铁集团机辆部货车事业部检修管理处处长、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特种货车学组组长黄毅,中国铁道学会轨道交通装备分会秘书长、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科信中心主任于跃斌,中车长江集团总经理张磊,中车长江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胡海滨,中车长江集团总经理助理、科技分公司刘凤伟等领导,以及各界专家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陈伯施代表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致开幕词,指出本次会议是中国铁路车辆科技工作者的一次重要聚会,也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更是交流中国铁路冷链和深冷运输最新技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将对中国铁路冷链和深冷运输装备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车辆委员会将重点围绕“智能、安全、效能”三个领域开展学术工作,同时与轨道装备分会加强联系协作,把握战略机遇,勇于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服务会员为根本,把专委会建成服务铁路大局的“车辆科技工作者之家”。

黄毅在会议总结中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冷链及深冷储运装备技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动力源泉;铁路冷链和深冷储运的发展符合我国环保政策和铁路发展方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是铁路冷链和深冷储运装备发展的主要方向。希望我们以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充分借鉴和发挥各家优势,群策群力,促进我国铁路货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把车辆委员会特种货车学组打造成为交流的平台,围绕冷链和深冷运输,在技术、市场、想法和需求等方面加强交流,利用好平台优势,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跃斌代表中国铁道学会轨道交通装备分会讲话,指出本次会议契合“创新、提质、增效、绿色、协同”的要求,坚持以“改革、强基、突破”为主题,聚焦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生鲜冷链货物运输发展趋势、“双碳”战略实施下清洁能源运输需求,坚持科技创新,探讨多样化的通用货车、专用特种货车装备技术发展方向,打造“冷运”产业,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对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必将助推新时代货运高质量发展。

张磊代表中车长江集团致欢迎辞,对铁道学会以及业界各位专家、朋友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表示长江集团将一如既往的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切实履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装备支撑”的义务,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与中国铁路相伴同行,大力培育以冷运装备、联运装备为代表的新兴物流装备产业集群,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探索契合时代需求、符合发展需要的特色之路,助力中国铁路冷链和多样化运输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部重点科研平台秘书处处长罗凯做了题为《“十四五”交通科技发展及多式联运技术创新方向》的主旨报告,通过剖析国际、国内关于的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形势需求和现状,指明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重点研发方向以及多式联运的技术、装备、模式的创新方向,并为多式联运技术创新发展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中国船级社集装箱检验业务副运营总监赖永才,广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广海,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琳,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常邦灿,华中科技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系主任陈焕新,中车长江集团总经理助理、科技分公司总经理刘凤伟分别就LNG可移动罐柜多式联运发展、冷链低碳技术运用、被动蓄冷保温技术应用、冷链物流装备发展规划、大数据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多式联运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

大会还对优秀论文获奖者进行了颁奖,获奖代表进行了交流分享。

本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各界专家从不同专业领域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在关于冷链、深冷及多式联运方面特种货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为中国铁路交通装备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