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南车资阳机车:一路征程一路歌

来源: 2013-12-27

半个世纪以来, 作为西部车城重要组成部分的南车资阳机车公司,走过了一条艰难奋进之路,一条不断发展壮大之路。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为了祖国的“三线”建设,来到资阳建起了一家生产火车头的内燃机车厂(当时名为四三一工厂)。这让无数资阳人感到自豪与骄傲。

如今,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四三一厂现名)在经历了基本建设、试制生产、转型上升、创新发展四个主要时期后,产品成功地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基本建设 耗时六年

凭着一股劲,甩开膀子干。没有车,工人们每天步行一两个小时到工地。

经过原铁道部一年多的筹备选址,1966年10月20日,四三一厂正式启动建设。

来自大江南北各铁路工厂的人员陆续来到资阳,开始勘测、修路、建厂房、运设备……

筹建人员在当时的资阳县工商联办公,租借了县商业局、农业银行、城关粮站、蔬菜公司、县委党校、武装部和4921部队等8处地方食宿,这些地方便被戏称为“8大处”。没有车,工人们每天步行一两个小时到工地。就这样,他们凭着一股劲,甩开膀子干。经过6年的努力,1972年终于完成了基本建设。

“那时,大家都无私奉献,以苦为乐。”如今,已退休的马源对当年的情形仍历历在目。

试制生产  “小毛驴”问世

“小毛驴”在厂内试运行时,开过去后,还要由几十名工人喊着号子才能推回来。

1972年,工厂进入试制生产时期。

首先试制东方红2型液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车,1973年第一台火车头问世。

彩旗飘舞,鞭炮声声,歌声欢呼声久久回荡。在资阳这块土地上诞生了第一台火车头,全厂欢呼,资阳人民无限欣喜。原资厂工人报总编辑刘至明回忆当年的情景,脸上还洋溢着欢乐。

第一台火车头由于马力小、自重轻、牵引力不大,有人形象地把它称之为“小毛驴”。在厂内试运行时,开过去后,由几十名工人喊着号子推回来,然后再开过去,再推回来。时任该厂副厂长的向守富诙谐地说:“这火车头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就叫‘前进型’嘛。”当时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

该火车头属于调车机车,不能用于铁路干线运输,只能用于矿山、港口、车站等转运货物。

在计划经济时代,工厂1975年开始试制东方红4型,1976年试制东方红5型,1980-1981年生产东方红4型、5型、6型。1973年至1982年间,在工厂历史上被称为10年徘徊期,工厂没有主导产品,到底生产什么没有定位。

1982年,铁道部发文要求该厂停止东方红4型机车的生产,生产东风4型干线机车。由此,工厂结束10年徘徊时期。

转型上升 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时任厂长立下军令状:坚决实现三年三大步目标。如果该目标不能实现,就地免职。

1983年,该厂进入转型时期,转产东风4型干线机车。

当时,该厂拥有4000多台设备、近万名职工,连同家属30000多人,在资阳系最大企业,在全省也是罕见的国营大厂,实力雄厚。

铁道部要求1983年底出新车。按照一般情况,试制生产新型大马力干线火车头,从设计到出车需要1年半至两年时间,要实现当年转产,当年出车,这无疑是一大挑战。工厂迎难而上,提出转得快、转得好、转得经济的口号,要求早出车、多出车、出好车。一时间,全厂掀起了生产东风4型干线机车的大会战。1983年12月,东风4型干线机车成功下线。

1984年,铁道部又提出该厂1985年生产20台机车、1986年生产30台机车、1987年生产50台机车的三年三大步目标。时任厂长于范成、党委书记张德仲向铁道部立下军令状:坚决实现三年三大步目标。如果该目标不能实现,就地免职。如果能实现,全厂职工工资人均上浮两级。

全厂上下一心,背水一战,终于如期实现三年三大步目标。

1988年至1997年,工厂步入了上升期。1990年生产机车115台,首次突破100台大关。而东风4干线机车升级为东风4b。1991年7月,生产机车累计1000台,工厂举行剪彩仪式。这是第一个里程碑。

1992年11月,该厂两台调车机车出口泰国,标志着全国首家实现机车整机出口的突破。之后,泰国喜欢上了该厂的产品,1993年订购2台,2006年订购了4台,今年再次订购8台,目前正在生产中。

1996年,该厂生产达到高峰,机车产量达到240台。1997年,在铁道部机车招标中,中标180台机车。

1998年起,由于国内机车需求下降,导致该厂产量下降,甚至出现局部息工。

怎么办,路在何方?当时,大家都翘首企盼,如何走出低谷期?

创新发展  “一”变“三”

历经47年,名不见经传的三线新厂,已打造成机车制造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的大型交通装备骨干企业。

2000年,郭炳强走马上任,成为厂史上最年轻的厂长,次年罗燕鸣走上党委书记的岗位。两个40多岁的人受命于危难之间。他们提出,用两年时间止滑回稳。工厂第七次党代会开出一剂良方:建成“机车、动力、机器零部件”三大制造基地。将单一的机车生产领域,扩大为生产柴油机为主的机车动力领域,以及生产曲轴、机体、连杆等机车零部件领域。“一”变“三”,生产领域大幅度扩大。从2000年开始,公司步入了创新发展时期。

主动出击,寻找市场。国内市场对机车需求减少,他们把眼光投向世界,努力拓展国际市场。2000年,成功实现出口越南机车10台,之后又出口了55台,并于2006年向其出口机车制造技术。

截至目前,该厂已向23个国家出口机车600多台。国际化成为该厂的一大亮点。

从2001年起,该厂年产值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2004年生产机车306台,机车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2006年,该厂由工厂制转变为公司制,更名为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一路征程一路歌。从1966年到2013年,中国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已走过47年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线新厂,而今已打造成机车制造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的大型交通装备骨干企业。随着“内电并举”到建成“机车、动力、机器零部件”三大研制基地实现,南车资阳机车公司正日益显现出雄厚的实力和市场竞争活力,为西部车城片注入了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