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华社]中国对非投资日渐转向深度“扎根”

来源: 2018-09-10

新华社长沙9月8日电 “多亏了中国,除了援助非洲,近些年对非洲的投资也快速增加,投资领域越来越多,为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气象。”一位来长沙参加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的非洲代表对记者说。

会场外边,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的展台,吸引不少非洲参会代表驻足。他们说,在非洲很多重点工程建设中,总能看到中国工程机械巨头的身影,没想到还有机会来到这些企业的大本营湖南。

中非双方业界、国际组织等人士认为,包括湖南在内的中国企业对非投资呈现出新趋势,开始从单纯投资向深度扎根转变,且投资意愿更加主动积极,正不断适应和满足非洲投资需求的变化,呈现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格局。

三一集团副总裁李京京对记者表示,包括三一在内的很多中国企业,在对非投资方面有一个新的共识,即从在非洲建设基础设施转向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和做强工业体系,“也就是说对非投资正更多走向扎根的阶段”。不仅让设备走进非洲,还要设厂,还要把技术转让给非洲,帮助他们培育起自己的人才队伍及运维体系。

实际上,前来参加中非合作论坛的非洲国家代表,也越来越强调建立自身工业体系的重要性。非洲国家希望在铁路等互联互通设施建立后,也期待依靠中国经验让沿线的工业园做起来,助力工业化体系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非洲国家自身对工业化体系的需求愈发强烈,也是推动中国对非投资更加注重当地化发展的客观因素。比如,非洲国家以前只是希望建铁路,现在会比较哪条铁路的收益更好,更加强调本地化。

“目前,中资企业在非洲扎根的意识越来越强,比如中国铁建、中国路桥都加入了工业园的开发,越来越多商业效益显现出来。”李京京说,三一目前正在帮助非洲培训大量技术人才,还定了一个目标,即在非投资要实现95%的当地用工。

 

(中车株机公司出口南非电力机车在当地运行。中车株机供图)

作为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出海的重要“先锋”,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从最初向非洲出口电力机车,到2014年同南非国有运输集团设立合资企业,制造、供应并维护非洲地区的铁路设备部件,实现了投资融入当地的“蝶变”。

“通过在非洲投资设厂,既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也带动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集群企业联合出海。”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清和说。

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湖南近年确立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发展方略,把经贸与投资目光投向了广袤的非洲大地。湖南不仅实施了一批教育和医疗援助项目,还大力推动杂交水稻、工程机械等“湖南名片”进入非洲。

湖南还探索在非洲设立境外合作经贸园区新模式——埃塞俄比亚·湖南工业园,投资合作项目覆盖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矿产、建筑、医药等多个领域。

世界银行主管非洲地区事务的副行长哈菲兹·加尼姆说,中国已经是非洲重要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让非洲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一项始于2015年的全球调查显示,70%的非洲受访者对中国印象良好,这说明中国投资备受非洲民众欢迎。

 

(中车株机公司售后服务人员保障埃塞俄比亚电力机车安全运营。中车株机供图)

展望未来,各方看好中国对非投资前景。在此间举行的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上,共16个项目完成签约,涵盖卫生健康、农业开发、金融投资、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涉及13.71亿美元的合作意向。

在加尼姆看来,非洲巨大的市场充满机遇,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企业对非投资,在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制造业三个领域有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