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深圳特区报]电车人生

来源: 2019-05-07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

刘友梅院士(前右二)与设计人员交流。

对于深圳人来说,刘友梅的名字并不熟悉。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乘坐地铁列车和有轨电车时,已经和这位生于江西上饶、在上海求学、在株洲工作生活58年的老院士,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关联。

奋进之路

株洲春日的清晨,8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所在的田心社区来到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楼,推开位于6楼的院士办公室的门,开启一天的工作。

这座崭新的大楼建于两年前,曾经,伫立在这里的是中车株机公司的老厂房。1961年,时年23岁的刘友梅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与20多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摇篮”的田心机车厂,也就是中车株机公司的前身。

刘友梅下到车间,与工人打成一片,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他还埋头钻研技术,一有空就看书学习,日积月累,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科班出身、业务能力较强的刘友梅被工人称为“电力机车的活字典”。

1968年,株洲电力机车厂启用当时年仅30岁的刘友梅出任韶山1型8号车的总体设计师。刘友梅挑起了我国独立研制电力机车的大梁。这一年,韶山1型8号车历史性地成为我国第一台投入商业运营的电力机车,该型号车开始批量生产。

1971—1980年间,刘友梅先后主持进行了三次重大技术改进,实现了中国铁路运输电气化的梦想。

刘友梅还是中国电力机车“高速”和“交流传动”技术的主创者之一。他带领研发团队奋起追赶世界电力牵引技术高速和交流传动的潮流,成功地实现了我国铁路机车交流传动技术“零”的突破,标志我国铁路机车研制进入高新科技领域,为铁路运输的重载、高速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现代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此后,他又主持多个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填补了快速客运电力机车国内空白,实现了我国铁路机车快速牵引的突破。

深圳市场

刘友梅和深圳的故事,要从12年前说起。

2007年,中车株机公司中标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项目,这是以刘友梅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在国内整车制造企业第一个自主投标、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采购、自主制造的项目,打破了城轨车辆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随后的一年,深圳地铁5号线项目中,首次采用国产牵引系统开创了业内先河,也为后续牵引系统国产化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中车株机公司中标深圳1号线增购项目,该项目牵引、制动、车钩等重要部件和系统均采用国产化方案,零部件自主化率高达95%,是当时国内国产化水平最高的地铁车辆。

“市场对技术的发展无疑是具有拉动力的,深圳敢吃‘螃蟹’,敢用我们最新的技术,给产品的联合研发提供了最广阔的平台和前景。”刘友梅告诉记者。

深圳市场的拉动力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

刘友梅还记得,城轨车辆最初在深圳试运行时,深圳地铁公司发现,车站平台和车辆地板有高差,乘客上下车时很容易绊脚。对此,他和团队马上进行了整改,将车辆地板和车站平台用斜坡连接,解决了安全性、可靠性的问题。

在这个一辈子都在一线进行技术研发的“中国电力机车之父”眼里,“技术不是纯物理、化学的,而是需要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据人的需求,在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内,不断调整、维护、保养,保证其使用功能。”

这样的观念也延续到了2017年3月在深圳开通的龙华有轨电车项目上。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怎么解决电车要拖着“大辫子”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刘友梅及其团队带头创新研发了储能式城市有轨电车,其行进过程中不需要受电,只是在进站时,利用乘客上下车的时间,30秒完成快速充电,电能便可以储存到超级电容内,满足跑完下续站点的用电需求。此外,车辆在下坡及制动工况时,通过“再生”技术还能将85%以上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回收到超级电容再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绿色智能

“未来轨道交通车辆将向着更加智能、更加绿色方向发展。”刘友梅对此很笃定。

“储能式有轨电车是轨道交通绿色、智能的代表产品。智能,一方面体现在产品制造智能化,另一方面,则体现产品性能的智能化。”

输入指令、自动取料、自动扫码、自动生产、自动检测、自动入库……这是记者在中车株机公司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现场看到的场景。恒温恒湿,环境舒适,绿色节能,赋予这个智能制造车间全新的含义。

车间里,由十台车轮智能制造设备组成的生产线约20分钟即可生产一个车轮,物料自动运输小车有规律地来回穿梭,机械手臂自动旋转焊接。输入指令后,自动运输小车从立体物料库取料,并按指定路线输送到相应工位,智能制造装备自动抓取物料根据二维码参数信息生产,生产完成后产生新的二维码进入下一环节。整个生产过程自动完成,完全不需要人工辅助、介入。

中车株机公司和深圳地铁共同研发、构建的深圳地铁车辆智慧运维系统,则是智能产品的最佳证明。这是国内首套适用于城市轨道车辆的综合检测系统,能实现列车实时在线故障诊断报警、故障趋势性预警、正线故障快速响应、部件剩余寿命预测和自动化检修等,打造运、检、修一体化城市轨道车辆运维服务体系。

“院士帽子”

“我这个院士没什么本事,都是公司培养的。”刘友梅对于院士之名十分淡泊。1999年,刘友梅当选为院士后,许多高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有的甚至为他准备好了房子,但这些邀请,他全都拒绝了。“院士不能只靠一顶帽子过日子,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刘友梅说,“如果不是一代代人把自己的青春、时间都奉献给电力机车,抓住轨道交通电气化的时代机遇,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就。只要我还没倒下,就会来公司上班,为轨道交通事业服务。”

一阵阵“呜呜”的试运风笛声从刘友梅的身后传过来,在这个他付诸毕生心血的园区内,每一辆中车株机公司生产的车辆都需要完成公司试验线的试运测试,方能走出株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