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人民日报]马来半岛上的幸福列车(行走一带一路)

来源: 2018-05-02

本报赴马来西亚特派记者 管克江 赵益普

临近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棕榈树叶撒落在地上。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驱车往北3小时,记者来到了霹雳州。中车株机公司一级子公司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内,数列动车机组蓄势待发,车头黑黄相间的纹路,令人联想到马来虎的斑斓。

  实现了儿时的火车梦 

车间主任维贾热情地过来打招呼。维贾在公司已经工作了4年,是首位外籍车间主任。刚来中车的时候,我只是一名普通工人。当时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所以经常加班到很晚。勤奋必有回报,让维贾感动的是,我是印度裔马来西亚人,公司很信任我,让我担任管理岗位,带领一个既有马来西亚人又有中国人的团队。据介绍,公司目前共有员工155名,其中80%为当地招聘。

维贾从小就对火车感兴趣,总想弄明白火车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如今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造火车,并且乐此不疲。连接吉隆坡市区和郊区的城市铁路,使用的城轨列车就是维贾所在车间生产的。我去坐过几次。在自己参与制造的列车上,许多回忆涌入脑海。维贾凝视着正在装配的列车说,实现了儿时的火车梦,我觉得很自豪。

家人同样为维贾自豪。维贾的妻子是第一个鼓励他去中车求职的人。当上车间主任后,维贾带着全家来车间参观。我爷爷参观完中车之后,简直被震惊了。维贾开玩笑说,自己后悔当初带爷爷来参观了,因为他每天都要追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参观

其实,这不仅是维贾的火车梦,也是马来西亚的火车梦。这个具备年产100辆、检修150辆列车能力的生产基地,使马来西亚成为东盟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制造能力的国家。201349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亲自开动挖机为生产基地铲土奠基。

  真正给当地带来实惠 

马来裔小伙子阿尔敏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学院的机械专业毕业后,已经在中车工作了近6个年头。我一直想学与火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中车是马来西亚唯一能生产火车的地方,我可以在这里学到更多。

中国有个词叫传帮带,就是由师傅一对一地传授知识和经验。我的第一位中国师傅代威跟我年纪差不多,我们非常投缘。他刚来马来西亚时,英文不太流利,我教他英文,他教我铁道技术。节假日我们还一起出去踏青、烧烤,平时经常用微信聊天。说起那段经历,阿尔敏神采飞扬。

入职后,阿尔敏去中国培训过3次。学习信息量很大,让我了解到列车全套设备和维保的操作流程,真让人大开眼界!经过努力学习和系统培训,阿尔敏从一名生产工人成长为技术人员。现在,他已成为培训本地员工的一名老师傅了。

学艺的不只是本地员工,还有本地供应商。已有285家玻璃钢制品、产品油漆、各种钢材机加工、焊接以及管道弯制等方面的供应商与中车株机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当地一家玻璃生产企业此前的主要业务是给建筑行业提供各种类型的玻璃。在中车株机公司的帮助指导下,该公司投资兴建了无尘粘接房,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标准,最终拥有了粘接资质,成为轨道交通行业客室玻璃供应商的一员。

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正光说,中车株机公司在马来西亚实行5个本地化:本地化用工、本地化采购、本地化服务、本地化制造和本地化营销。只有带动当地的就业和生产,真正给当地带来实惠,才能不断走出去、走下去。

  我身后是强大的中国 

中车株机公司一级子公司吉隆坡中车维保有限公司在森美兰州芙蓉市的维保基地,专修班长陈检正带着员工检测列车设备。作为中车株机外派马来西亚的第一批员工,陈检在这里还有一份特别收获。那时他刚来马来西亚不久,在参加公司组织的爬山活动时中途走散,因此结识了如今已成为他妻子的林佳蕙。

林佳蕙是祖籍福建的第四代华人,在一家酒店从事财务工作。得知陈检是中车员工后,林佳蕙很热心地为他当导游。一路上两人聊得很开心,并互留了联系方式。经过一年多的交往,陈检和林佳蕙的感情迅速升温。

林佳蕙美丽大方,身高和学历都比陈检高。提亲的时候陈检很不自信,担心对方父母不同意。林佳蕙鼓励他说:你来自中国,火车都被你们造出来了,难道你还怕见我的父母?他们最终得到了双方家人的祝福,并于20147月在女方家乡兰卡威举行了婚礼。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儿一女。说着,陈检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两个孩子最近拍的艺术照,腼腆的他脸上露出笑容:我的岳父岳母常说,我的身后是强大的中国,必须自信。

每逢节假日,陈检都坐中车制造的动车回兰卡威,但得提早两周预订,晚了就订不到票。中国的动车在马来西亚可是家喻户晓,连海关的安检人员都知道中车。今年3月,中车株机出口马来西亚的SCS城际动车组及ETS动车组还登上了马来西亚国家邮票,发行第二天就被一抢而空。

吉隆坡中车维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莉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互利共赢的,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成果。中车株机最早于2011年在马来西亚成立首家海外轨道交通4S店,目的就是要帮助马来西亚全面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维护水平。维保基地和生产基地相互配合,未来还将把象征中马合作的列车驶到东盟其他国家。

这几天在中车株机公司采访,记者还碰到了一年出差260多天的营销部负责人丁争荣,为长本事从马来西亚铁路总公司跳槽过来的员工萨里,只认安全帽不认人、铁面无私的尼泊尔门卫大叔拉利特……感人故事源源不断,如同串连起一带一路的幸福列车。

  (本报吉隆坡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