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技创新显身手——记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北车唐车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

来源: 2012-10-31

科技创新显身手


——记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北车唐车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本报记者李响)张雪松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却成就着不平凡的事业。作为一名“国产”高铁技师,他成功破解了国外的技术壁垒,帮助唐车公司生产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列车,创造了国产动车组的世界速度。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张雪松屡获殊荣。“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一块块奖章、一个个荣誉,记载的是张雪松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也是他执着追求的最好见证。


    1992年,张雪松从技校毕业进入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先后从事机械钳工、工具钳工、车辆钳工等工作。2005年,唐车公司从国外引进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此举让长期从事传统铁路客车制造的唐车公司,一下子站到了世界顶尖技术的最前沿。


    听到这则令人振奋的消息,酷爱学习钻研的张雪松激动得一夜没有合眼。与业界“大腕”西门子进行合作,意味着生产设备、施工工艺将与世界接轨,还有比这更好的学习实践机会吗?于是,张雪松马上报了名,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招聘考试,成为专门生产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的首批技术工人,在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研制初期担任铆钳班班长。


    然而,当张雪松站在一台台“洋机器”前却傻了眼:设备不会操作,焊接材料从熟悉的铁皮变成了铝合金,施工工艺与以往大不相同。工人们的焊枪开始不听使唤,工件也不听摆弄,有的人打起了退堂鼓。而张雪松却犯了“轴”劲,“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就不信我掌握不了它们!”


    那以后,张雪松就一头扎进了工作中。白天,他与工友一道摸索,不断调整制定组焊工艺,调整工装。晚上,他就认真阅读找来的资料与技术书籍。为了研究一个小小的参数,张雪松经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忘记了吃饭。经过几千次的试验,张雪松终于研制出夹具压紧点多点支撑、压紧点靠近焊口的系列组合焊接工艺方法,使列车整体焊接完全达到技术要求,不仅将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多,车体的制造精度也有了保证。


    一个月后,张雪松和他的团队交出了一个合格的动车车体,唐车也因此成为继空中客车、西门子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制造全铝合金型材焊接结构三维流线型司机室的企业。


    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唐车公司就此加快了高速动车组的生产步伐。


    “和谐号”动车组对生产精度要求非常高,其铝合金车体生产的每一道关键工序都需由大型数控设备来完成。为此,唐车公司引进了价值3亿多元的几十台尖端数控设备。一台台似有魔力的庞然大物引起了“钻研迷”张雪松的兴趣,他作出了一个让大家极其意外的决定:转行搞数控机床装调维修。


    开始,从未接触过的大型数控设备把张雪松搞得一头雾水。工作中,德方专家总是对中国工人“有所保留”,一到关键的操作就把张雪松“请”到一旁,他只好跟在德方专家身后偷偷学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张雪松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也逐步掌握了大型数控设备装调维修要领。在一次拼接机床主床身作业时,张雪松发现德方工作有失误,当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终也证实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件事令德方专家对张雪松刮目相看,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


    “雪松的技术让人不服不行。”相识多年的工友李玉璐十分佩服张雪松面对难题时不言放弃的“轴”劲儿,“我也是全国技术能手,可还得叫雪松一声老师,因为没有什么能难住他。”


    工作上的全身心投入,使张雪松很少顾家。


    平时,张雪松总是早出晚归,遇到工作难点干脆就吃住在车间。在这种状态下,张雪松不用说照顾渐渐年迈的父母,就连二老想见上他一面都很困难。2007年底,张雪松的父亲住院做手术,身为儿女,他理应尽孝道,陪护老人。可当时公司正处在生产的关键时期,张雪松虽然非常惦念父亲,却总是抽不出时间。在父亲做手术和住院的整个过程中,张雪松只去探望了一次,因为担心生产,停留片刻就匆匆地赶回了厂里。


    “父母年纪大了,我不但没能好好孝顺和照顾二老,却还总让他们为我操心,一想起这些,我就觉得非常愧疚。”说到这,张雪松低下了头。


    在创造了“中国速度”的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中,张雪松是平凡而又特殊的一个。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动车组代表了国家铁路发展的速度,这样的工作有挑战、有价值、有奔头。我愿做一颗螺丝钉,永远铆在奔驰的动车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