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车四方所的创新“密码”——创新驱动,与中国铁路和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同步

来源: 2018-12-17

检修机器人从车底扫过,车辆的状态数据便一目了然;

列车拥有智慧大脑,能思考、会判断、做选择,让运行更加顺畅

......

在素有“高铁奥运会”之称的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览展会上,中车四方所研发的轨道交通车辆智能检修系统和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两项“黑科技”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一时间,中车四方所的创新能力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提到创新,对中车四方所来说并不陌生,从六十年前筚路蓝缕的艰辛创业,为我国铁道车辆行业进步作出贡献;到十年前助力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最高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中国正式跨入高铁时代;再到十年后,我国自主设计研制“复兴号”开行。如今,“奔驰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列车,大量装备着中车四方所的数十项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

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车四方所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与中国的铁路和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同步,走出了一条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2017年,中车四方所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净利润5.5亿元,企业连续多年复合增长率达20%,用实际成绩体现了中国中车的经营质量与效益。

一个企业在长达6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创新的活力,那么它的创新“密码”是什么?根源在哪里?

1959年中车四方所建所旧址大院

融入血液的创新基因

自诞生之日起,中车四方所的血液中就涌动着创新的基因。

为建设新中国铁路事业,1959年原铁道部成立四方车辆研究所,重点从事铁道车辆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也是全国唯一的轨道车辆专业研究所。

留苏归来的优秀学子和来自全国的技术精英齐聚青岛,共同组建成立中车四方所。

建所之初,中车四方所就承担车辆电气、制动、减振、钩缓等技术的统型、技术开发与标准制定工作,围绕铁道车辆快速发展的需求,加快实施各项科研任务与产品开发,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取得了大批科技成果。

1978年,也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中车四方所凭借多年的创新积累和孜孜不倦的技术研发,一举夺得7项大奖,展示了不竭的创新动力。

1995年,国家提出青藏列车建设宏伟规划,作为铁路电气技术的标准制定与技术统型单位,中车四方所承担了青藏车全套电气技术与设备方案的研制任务。为解决高海拔低温供氧和风沙问题,技术专家和试验人员,通过科技攻关,提出弥散式和集中式两种供氧方案和列车电气系统技术整体方案,首次解决了高海拔电气和供氧这一世界性难题,让中国铁路安全穿行在世界屋脊。中车四方所也因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动车组技术引进的进程中,中车四方所通过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再提升,掌握了高速动车核心系统技术与关键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自主研发的电气系统、减振系统、钩缓系统、网络系统,成功装备多条高铁线路。2012年,开始承担中国标准动车组关键系统技术的自主创新重任,经过5年的努力,牵引变流、网络控制、制动、钩缓、减振等核心系统与产品列装“复兴号”。

2015年,在国内地铁建设加速的背景下,中车四方所首次实现城轨列车牵引、制动与网络控制一体化运用,成为国内唯一实现三大系统整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迄今,中车四方所已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在内的国家、部委和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约200项,拥有授权专利490件,其中授权国外发明专利63件。

中车四方所跨系统的技术融合创新

永不停歇的创新引擎

中车四方所建立之初,就秉持产业报国的家国情怀,以敢为天下先的责任与担当,勇于探索创新发展方式,改革创新脚步永不停歇。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车四方所主动转型,于八十年代主动取消财政拨款,以创新开拓的姿态投身市场经济大潮,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2000年是中车四方所全面转企改制、走向市场的元年。这一年,中车四方所由科研试验单位转制为企业。中车四方所定位于研究所和企业的双重属性,既要为行业技术发展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还要将技术快速转化为成果,并服务于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技术研发与技术产业化并举的发展战略原则——是中车四方所结合时代要求和企业实际总结出的创新发展思路,并始终坚守与遵循。

中车四方所产业园

基于技术创新优势,将技术研发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制造,推进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化带来的经济实力提升和大数据积累等,又会反哺技术研发,促进技术创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十八大以来,中车四方所紧跟国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步伐,在核心技术产业化、国产化道路上实现了更加快速的跨越发展。

2015年,中国中车成立,中车四方所作为中车一级子公司,肩负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核心系统和关键产品的责任,以助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担当,大力推进“立足青岛,布局全国,走向世界”产业布局战略。

如今的中车四方所,除了公司总部和位于青岛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四研产业园外,还下辖3个全资子公司,8个控股参股合资公司,并首次参与海外并购,成功收购研发下一代显示技术的芬兰倍耐克公司。

产业报国,责任担当,中车四方所由原来的单纯研究机构,逐渐成长为中国中车质量和效益的典范企业。一个致力于研发生产跨系统、跨领域核心技术和产品的高科技公司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追求卓越的创新品质

我国自2004年开启动车组的技术引进之路,走上了一条高铁自主创新之路。以行业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中车四方所,能否实现核心技术的对接,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在动车组技术引进中,国外厂商不提供设计源代码,这要求中车四方所的牵引、控制产品与国外企业不仅实现外观上的一致互换,更要实现控制原理的一致性,这种难度,是远远超过重新设计一种新的控制程序与产品。中车四方所克服困难,从控制单元到电路板卡,最终实现了板卡级的技术研发与产品互换。

2010年前后,国内城轨交通发展加速,但关键零部件长期受制于人;2013年,已经运行超过10年的北京地铁13号线车辆进入厂修期,原车牵引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列车网络监控系统为国外企业提供。

中车四方所主动承担起车辆关键系统国产化和核心技术自主化重任,为车辆的国产化维修提供了整体系统替代解决方案。

同年,重庆跨座式单轨列车在运用中遇到牵引系统故障与检修问题,外方难以提供快速的维保服务,中车四方所几个月即实现了重庆地铁设备的国产化替代。

通过近10年努力,截至目前,中车四方所自主研发的轨道车辆三大核心系统:牵引、制动、网络系统,已在国内多个城市装车并实现一体化运用,核心产品全部覆盖已开通地铁的城市,市场占有率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三大系统的自主国产化,改变了过去多个系统、多个国家、多个厂商所带来的服务效率低、维护成本高、技术融合困难等问题,显著提高了运维响应速度,降低了运维与检修成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除了轨道交通核心系统和产品不断创新升级外,中车四方所正基于全寿命周期加快推进智能化产品研发与生产。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检修等系统和产品也逐渐从概念变成现实,从试验迈向实践,从研发走向运用。

亚洲最大的热工试验室

汇聚百川的创新源泉

胸怀报国情怀,坚守创新信念。由技术精英组建成立的中车四方所,建所伊始就有高端、高知、高技的特点。

人才就是创新力,人才就是生产力!在中车四方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直就是共识。

中车四方所始终秉承“中车驰骋、人才牵引,创新发展、人才至上,价值分配、人才为先”的人才观,不断壮大优秀人才队伍,为企业创新发展输入动力源泉。

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将党员培养成为骨干,将骨干发展为党员的“双培”工作,以及不断打通技术、管理的双路“晋升通道”机制,正在激励越来越多的员工走向优秀、走向成功。

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提升员工价值”的人才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薪酬体系激励作用,设置奖励基金,对核心人才进行评比,形成“比学赶超帮”的良好氛围。

在技术研发领域,包容开放的创新理念,尊重原创的研发精神,宽容放松的创新环境,让研发人员更能够自由地在技术的海洋驰骋,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中车四方所现有技术人员占比达55%,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1人,茅以升铁道工程师5人,詹天佑青年奖1人;中车核心技术人才66人,中车首席技术专家5人,中车核心管理人才3人,卓越的专家团队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梁柱。

员工平均年龄33岁,年轻化的团队大大提升企业战斗力,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员工占44%,高学历的员工队伍为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企业创新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

今年,中车四方所又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并成立院士工作站,技术研发人员主动对接,积极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中车四方所与清华大学成立联合研究中心

聚焦市场的创新动力

四通八达的高铁,创造了百姓出行新速度、经济发展新动力和中国创新新高度,改变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车四方所已逐步成长为轨道车辆领域市场的技术引领者,高铁、城轨、干线列车等获得市场一致认可。

近年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中车四方所又将创新目标转移到新的领域:那就是新兴产业。因为新兴产业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市场需求巨大。

企业多元化的目的,不应仅仅是简单地实现市场扩容,而要结合行业技术的未来发展,结合用户需求的持续满足,结合企业自身未来的发展需求,结合企业自有的技术资源与条件,为未来企业发展储备与提供产业支撑。

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中车四方所将多元业务定位于新兴产业,聚焦智能制造、绿色节能技术,并通过资本手段,积极开拓其他新兴领域。经过近年的努力,逐步在智能装备、港口装卸、新能源汽车、风电能源等领域取得了突破,经营业绩快速增长。

中车四方所还积极开拓和优化海内外市场,强化营销能力,创新经营模式,通过投资并购、区域合作等方式,快速做大企业规模。通过集团化管控,优化资源配置,做精产业单元,不断提高运营效率。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车四方所紧跟中国中车的国际化战略,将安全、成熟、先进、可靠的技术与产品,通过随车出口与直接出口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与地区。目前,先后通过多个国际技术认证,成为阿尔斯通、庞巴迪、泰尔戈等国际轨道交通领域重量级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产品出口到欧洲高端市场。

为了建设国际化的科技企业集团,打开面向世界的技术创新之窗,中车四方所去年在欧洲设立了仓储中心。今年9月28日,公司参股的青岛思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收购芬兰倍耐克公司,正式进军工业显示技术领域,并将以欧洲为桥头堡,全力建设海外研发中心。

成功收购芬兰倍耐克公司

今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为中车四方所提供了良好契机,充分把握青岛创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重大机遇,中车四方所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家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开拓和巩固。

一条创新脉络绵延六十载,

一颗改革雄心蓬勃四十年!

伴随着中国沧桑巨变的中车四方所,从建立之初,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秉持改革创新的“密码”,不断将企业发展到新的高度。

即将迎来建国七十周年和建所六十周年之际,在中车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中车四方所正加紧“苦练内功”,继续改革创新,在根植轨道交通核心系统研发生产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趋势下新领域、新技术的研究力度,努力打造成跨专业、跨领域的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者,以科技创新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不断推动“中车制造”向“中车创造”转变,为中国中车持续保持技术创新领先地位贡献力量,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振兴和实体经济发展增砖加瓦。

中车四方所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