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瞭望》:中国企业走出去莫忘形象建设

来源: 2011-10-12
分享到:

  中资机构和企业近年来加快了在海外发展的步伐,除了非洲、亚洲等传统目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瞄准北美和欧洲等高端市场。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中国的对外投资正在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法国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向海外发展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融入世界经济的自然现象。他们建议有志于在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要注重自身形象建设,加强针对目标市场的宣传,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划,并在运营管理中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西方民众对中国企业存在误解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仍在起步期,尤其在欧美市场,尽管西方媒体一直密切关注中国企业在欧投资,但他们的宣传本身都存在对中国企业的误解,所以一定程度上在误导当地民众。多数关于中国企业在欧投资的报道都会侧重表达对中国企业的担忧和不信任。

  首先在中国投资规模上就有误解。法国《快报》杂志2月份刊登的题为《中国如何侵略欧洲》封面文章迅速被法国第一大报《费加罗报》转载,引起极大关注。但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弗朗索瓦丝·尼古拉说,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活动规模根本没有媒体上宣传的那么大,与美国、德国、日本,甚至韩国企业相比,欧洲的中国企业非常有限。

  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遇到的困难经常被欧洲媒体用作反面教材导致中资企业国际形象不佳。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农业和贸易部高级政策分析师安杰伊·克维钦斯基说,他个人非常欢迎中国企业进入欧洲,但现在案例不多。他认为中国企业在欧洲发展与在非洲投资的环境有很大区别,非洲由于没有社保体系,当地法制不健全,而本地劳动力大都受教育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当地民众容易在土地和收入等问题上与中资公司发生矛盾,而欧洲投资环境成熟,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更简单,可是中国企业和欧洲市场现在还相互缺乏足够客观和全面的了解。

  尼古拉说,目前西方对中国公司海外活动的恐惧,与1990年代日本公司向海外扩张时面临的情况非常类似,但日本与欧美意识形态一致,日本公司投资的领域和方式与中方不一样,因此当时对日本面临的误解与目前中国面对的不可同日而语。

  西方民众对中国企业的性质也有误解。尼古拉说,大部分市民都不了解中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的区别,由于国企在投资规模上占海外投资的主体,所以人们通常以为所有中国海外投资都是国企行为,而意识形态的差异让西方人士认为中国国企的商业活动受政治领导层左右,所以有特别戒备心理。

  研究中国经济多年的尼古拉说,不少中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不明确,连她都会有时分不清一个中国公司是全部国有还是部分国有。

  中资企业需要说明自己、了解他人

  在尼古拉看来,欧美市场对于中国企业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一方面源自西方媒体长期不公正报道在民众心里造成的扭曲印象,但另一方面源自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不明确,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活动时不够重视自我宣传,管理也不够透明。

  尼古拉指出,要让西方市场信任中国公司尤其是国企,公司的财务结构需要透明,同时企业应该学会利用宣传工具,主动加强与媒体和当地有关机构的沟通与合作,重视自我宣传,以正视听。中国国有企业可以不改变国家拥有企业所有权的性质,但没必要让国家控制企业运作,例如,可以让专业团体从商业层面管理和运营国家资本,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中国公司更容易为西方民众理解,也更容易适应西方的市场化竞争。

  在法国工作了16年的波兰人克维钦斯基特别提到最近回波休假期间关注的中国某工程公司在波兰投资失利的案例。他发现波方业主和中国施工方相互缺乏了解是导致合作失败的关键。刚开始投标时,中方企业给出的超常低价已经引起当地媒体、市场和波兰管理机构的质疑,但波方考虑到中国企业有国家支持,认为中国政府可能会帮助贴补资金缺口,所以接受了中方企业的报价。结果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巨额资金缺口,无法补救,波方宣布取消与中方企业的合同。该工程是为波兰举办2012年欧洲足球杯备战,工期紧,意义重大,中国公司的失利不仅对波兰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对中国企业进军欧洲市场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克维钦斯基说,这次中国企业最大的失误在于迷信廉价劳动力优势,同时寄希望于后期补救措施和灵活处理,波方的教训则是混淆了中国“政治”与“商业”的界限,误以为中国政府会有补贴帮助解决企业经营困难。他建议,中国企业在开拓欧洲等成熟市场时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充分了解当地市场,合理评估风险,并在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来源:《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