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求是:把握规律 坚定信念 引领船舶工业新发展

来源: 2011-12-07
分享到:

  在众多产业中,船舶工业既直接服务于贸易物流、能源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又服务于海军装备建设,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产业。船舶工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船舶工业是最早走向国际市场、最早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过中国造船人艰苦卓绝的顽强拼搏,船舶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了逆势发展。2010年,中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承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3.6%、54.8%、41.2%,全面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11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3092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16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7%;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8176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3%。


  一、把握规律,顽强拼搏,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新世纪以来,我们成功把握了世界造船中心从先行工业化国家逐步向后起工业化国家转移、从劳动力高成本国家逐步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产业转移规律,世界船舶市场与航运市场、世界经济之间的周期性波动规律,以及船舶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成功地承接了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走过了日、韩等造船大国强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船舶工业跃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高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国家导向。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直接关心,国家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和切实推动,始终是船舶工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军为主、建立船舶工业基础和体系,到上世纪70年代末走出国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再到新世纪以来,提出要建立世界造船大国、强国,船舶工业所有重大战略决策都是在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关心下,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形成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造船企业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时强调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初期,船舶工业率先解放思想,在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工作,走出了一条“引进—提高—出口”的路子。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船舶工业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多年来,船舶工业已形成了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品牌开发,以技术拓展市场的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的创新更是为船舶工业发展注入了活力。1982年撤销六机部、成立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部门改为企业性经济组织的全国性工业公司,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为提高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1999年船舶总公司又拆分为两大造船集团,两大央企造船集团的快速发展,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有力地带动了船舶工业做大做强。


  “中国因素”的内在支撑。当前,中国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中国经济对当前世界海运量增长影响力最大,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内需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船舶工业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产业基础更加雄厚,融资环境相对宽松,使得我国船舶工业的劳动力、技术、资本、市场等综合比较优势依然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进一步增强,能够吸引世界上更多的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向船舶工业集中,将加快我国船舶工业做大做强的步伐。


  二、坚定信心,直面危机,船舶工业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大体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市场波动。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持续到80年代后半期的世界航运造船大萧条。第二次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造船市场波动,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期。第三次就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之际,温家宝总理一周之内3次到广州、上海造船企业视察,指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对应对危机作出明确指示。随后,中央出台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面对这三次市场大波动,我国船舶工业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冷静应对,采取各种得力措施,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和第一造船大国。造船业成功应对市场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困难时期,世界造船市场必将进行深入的结构调整,谁的反应快、适应能力强,谁就能在危机中挺住。辩证地来看,市场危机同样是市场转机,在市场危机时期咬紧牙关,增强信心,克服困难,苦练内功,经受考验,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产能过剩论”一直是先行造船国家抑制新兴造船国家发展的主要舆论工具,欧洲和日本曾经拿“产能过剩论”限制韩国的发展,目前欧、日、韩又把焦点放在了中国身上。实际上,每一次船舶工业的大发展和造船王国的更迭,都是伴随着产能过剩的,是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能替代落后的产能。在世界造船业100多年周期性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多次市场繁荣,也出现过多次市场低迷。市场繁荣时造船企业会加速扩张规模,市场低迷时造船产能必将出现过剩。即便是世界造船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只要有高端的技术和综合优势,就有足够的、独特的国际竞争力,就会大有作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5年,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深入发展,世界船舶需求在波动中上升的总趋势不会变;科技创新孕育新机遇,船舶工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虽然未来我国与韩国造船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世界船舶工业发展重心向我国加速转移是大势所趋。从国内形势看,宏观经济环境将更有利于船舶工业的发展,经济形势和融资环境将持续向好,海运贸易和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从产业自身发展的阶段来看,我国船舶工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未来10年,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船舶工业的产业经济规模和附加值仍将处于较快的增长阶段。


  面对当今世界造船业的发展格局,我们要以“国际竞争力论”取代“产能过剩论”。一方面,我国仍然具有发展造船业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散货船等常规船型市场上,完全有基础、有能力与韩、日展开竞争。另一方面,尽管市场总体产能过剩,但是在一些细分市场,特别是进入门槛比较高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市场,比如,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万箱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等,仍然存在很多机会。目前,在这些领域我们的能力还明显不足,还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我们的造船能力发展必须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才有国际竞争力,才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以中船集团公司的发展为例,我们的实力与“十一五”初期相比有了明显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已经显现,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市场倒逼机制将加快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无论是在产能规模、经济效益,还是在技术研发、基础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为我们应对危机挑战,谋求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全有条件再上新台阶。


  三、战略引领,政治保障,推动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


  在今后一个时期,中船集团公司要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新世纪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紧密结合国内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方向,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新需求,不断强化军工能力,继续做大做强做优造船主业,大力发展与造船市场波动周期具有互补性的新业务,推动管理变革和科技创新,积极引领造船业发展。


  一是优化业务结构。要大力发展弱周期、互补性周期业务,努力突破世界造船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在海洋工程、工程船舶以及高技术产品等领域加大发展力度,立足总装造船优势,向上游配套、下游航运等产业延伸,优化和延伸以船舶总装为纽带的价值链,成为世界造船业的价值集成者。


  二是转变发展方式。要提高把握市场波动规律的能力,敢于反周期操作,提前储备,占领先机,在当前市场处于低谷的形势下,加大高端产能建设力度,实现能力结构调整,迎接新一轮的市场上升期。要推进管理变革,在深化研发、采购、营销、资金、投资、信息等方面,从“管理组织扁平化 ”、“价值链延伸”、“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继续推进管理变革。要加强科技创新,适应世界船舶科技的新趋势,以技术引领市场、以技术引领发展。改革技术路径,积极应对国际造船规则和港口、航线的新变化,在加快主流船型升级换代的同时,以“绿色低碳、节能减排”为主攻方向,超前开发引领市场需求的新船型,形成“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梯度。优化产品研发建造路径,从卖产品向“为客户创造价值”转变。


  三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的党建优势。国有企业拥有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有力武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抓好业务发展的同时,更要加强党的建设,把这种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把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加强能力建设,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力;开展形象建设,把党的先进性标准转化为企业的带动力;狠抓行为建设,把党的纪律作风转化为集团的执行力。


  (本文摘自《求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