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安全生产报报道

百年老厂迁新区 “细胞”变革谋新路

——记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之变

来源: 2015-08-05
分享到:

本报记者孙亚飞 通讯员 杨淑霞

    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的搬迁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新厂区生产也已全面步入正轨。和有着110年历史的老厂区比起来,新厂区的面积大了好几倍,厂房变敞亮了,生产设备也新了。

    比厂容厂貌变化更大的是,该公司以搬迁为契机,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安全生产变革。

百年老厂陷入安全困局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有一条以一家企业的老厂名命名的街道,叫车辆厂前街。街道东侧,就是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的老厂区。古老斑驳的厂房,留有抗日战争年代弹痕的水塔,讲述着这里悠久的历史。

    作为石家庄最早的近代大型企业,这个工厂在百年发展进程中,十易其名,直到2008年定为现名。不变的是,该厂从未迁址,直到紧紧地被“包裹”在城市中心。

    在为老厂区的历史感到骄傲的同时,其越来越突出的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却让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困惑不已。

    在生产安全上,受场地狭小的限制,“只能是哪有地方就在哪设道工序”,造成了工艺布局不合理。该公司安全管理部部长何德强说,这种“可汤吃面”的状况,造成生产组织方式粗放,新工艺新技术无法上马,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发展,增大了安全管理难度。

    在消防安全上,让该公司消防主管刘坤压力山大的事情也有不少。

    求变,成了该公司3000多名员工的共同愿景。

“手脚”没束缚 “头脑”被解放

    今年上半年,随着整体搬迁和新厂区全面投入生产,该公司迎来了新生。

    新厂区仅一期就占地53万平方米,加上二期将达到133万平方米。在宽阔的厂区里,一项项工艺按照生产流程科学合理布局,没有了羁绊和“凑合”。

    刘坤也如释重负。随着一项项高标准安全硬件的到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大大提升,以前的安全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一线采用先进的天然气转化红外线辐射取暖,让生产和安全不再冲突;采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遇到火情只需按一下按钮,总控室就能显示着火点的详细信息。

    “手脚”没了束缚,“头脑”得以解放。该公司认识到,安全生产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在老厂区时,作为最小生产单元的班组,生产方式“一锅烩”,人数动辄就几十号,面临的危险源多,安全管理难度也大。

    据何德强介绍,当时他们就想着对这一状况进行改革,但苦于生产场地限制没有实施。如今,依托新厂区有利的硬件平台,一场“细胞”谋变创新开启了——安全工位建设,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所谓安全工位,就是一个班组按照业务流程,切割成若干个工位,工位随之成为最小的生产单元,人变少了,且有自己独立的生产区域,作业更加专业化,职责相对简单化,面对的危险源少了,再配以完善的工位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以钢结构车间的装门班组为例,该班组共有30多人,在安全工位建设之前,“有活一起干”,散且乱,每个员工面对的危险源和安全防范要点多达30多项。工位建设之后,该班组被分成装门、交检交验等5个工位,每个工位专业分工明确,面对的危险源和安全防范要点少了一半甚至还要多。

    截至6月底,该公司安全工位建设已全部到位。

全新环境  员工与时俱进

    新厂区,新环境,新设备,新的生产方式……对该公司和全体员工来说,安全生产面临着巨大挑战,是该墨守成规、原地踏步,还是与时俱进、自我革新?

    该公司组织开展了新厂区全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同时,组织开展了“比精益现场、建文明家园”竞赛活动。

    今年54岁的刘坤,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经10多年。最近,单位不少同事参加了河北省消防总队组织的专职消防员资格考试培训,他由于年龄原因不能参加考试。尽管如此,他还是专门借来了培训教材学习,“不为考试,就想给自己充充电,以适应新厂区新形势的需要”。

    实行安全工位后,生产组织形式更加细化,势必要求员工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在装门工位,3名员工在工位长的带领下,学习掌握涉及工位生产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这是近期培训的重中之重。

    何德强正在加紧修订完善《安全工位评价办法》,“安全工位谁做得好,谁还有待改进,评价考核标准会更加量化细化。”

    今后,该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将体现出安全工位特色,“精益安全优秀工位”等围绕安全工位开展的安全竞赛评比活动会越来越多。(转自《中国安全生产报》2015年7月22日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