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继被央视报道之后,中车四方所又上了新华社的刊物

来源: 2018-10-24

继上合青岛峰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报道之后,近日,《财经国家周刊》又对中车四方所进行了专题报道:

文章以《中车四方所的创新“密码”》为题,通过技术研发与技术产业化并举、着眼高科技与国际化、优化海外多元化市场等三个方面,对中车四方所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阐述。

《财经国家周刊》是新华社推出的第一本财经类刊物,是《瞭望》品牌时事政经期刊集群系列刊物之一。其定位上强调两个“一线调查”,即来自产经一线的调查研究、来自中央决策一线的调查研究,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大型企业提供及时可靠的深度财经调研咨询,为社会公众和舆论提供权威准确的专业财经调研观点,凸显其“为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崛起提供思想”的高端定位。

我们原文摘录了《财经国家周刊》对中车四方所的专题报道,小伙伴们可以先睹为快。

 

中车四方所的创新“密码”

创新驱动,与中国的铁路和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同步。

文/刘俊卿 亦岩

 

“手指轻划屏幕,车辆运行情况尽在掌握。”

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上,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四方所”)研发的城轨车辆“智能运维系统”吸引大量观众驻足。参观者通过“智能运维系统”能够实时调取列车运营和维修数据,了解车辆部件制造及检修状态,感受“数字化列车”带来的智能运维体验。

10年前,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最高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中国正式跨入高铁时代。10年后,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复兴号”开行。疾驰在全国的列车,大量装备着这家企业的数十项核心技术和产品。

四方所董事长孔军表示,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四方所坚持创新驱动,始终与中国的铁路和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同步。2017年,四方所销售收入51亿元,利润5.5亿元,企业连续多年复合增长率达20%,展现了中车集团的经营质量与效益。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并举

为建设新中国铁路事业,1959年原铁道部成立四方车辆研究所,重点从事铁道车辆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自诞生以来,四方所的血液中就涌动着创新的基因。”孔军说。四方所建所之初,就承担车辆电气、制动、减振、钩缓等技术的统型、技术开发与标准制定,围绕铁道车辆快速发展的需求,加快各项科研与产品开发,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取得了大批科技成果。

1995年,国家提出青藏列车建设宏伟规划,作为铁路电气技术的标准制定与技术统型单位,四方所承担了青藏车全套电气技术与设备方案的研制任务。为解决高海拔低温供氧和风沙问题,技术专家和试验人员,通过科技攻关,提出弥散式和集中式两种供氧方案和列车电气系统技术整体方案,首次解决了高海拔电气和供氧的世界性难题,让中国铁路安全穿行在世界屋脊。

2000年是四方所全面转企改制、走向市场的元年。这一年,四方所由科研试验单位转制为企业。四方所定位于研究所和企业的双重属性,既要为行业技术发展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还要将技术快速转化为成果,并服务于用户和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要求。

2011年以来,四方所自主研发的电气系统、减振系统、钩缓系统、网络系统,成功装备多条高铁线路。2012年,开始承担中国标准动车组关键系统技术的自主创新重任,通过5年的努力,核心系统与产品列装“复兴号”。

2016年,在国内地铁建设加速的背景下,四方所实施城轨列车牵引、制动与网络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国内唯一实现三大系统整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迄今,四方所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国家、部委和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约200项,拥有授权专利490件,其中授权国外发明52件。

着眼高科技与国际化

我国自2004年开启动车组的技术引进之路,走上了一条高铁自主创新之路。以行业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四方所,能否实现核心技术的对接,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四方所技术中心主任孙国斌介绍,在动车组技术引进中,国外厂商不提供设计源代码,四方所克服困难,从控制单元到电路板卡,最终实现了板卡级的技术研发与产品互换。这要求四方所的牵引、控制产品与国外企业不仅实现外观上的一致互换,更要实现控制原理的一致性。

“这种难度,是远远超过重新设计一种新的控制程序与产品。”孙国斌说。

2010年前后,国内城轨交通发展加速,但关键零部件长期受制于人。2013年,已经运行超过10年的北京地铁13号线车辆进入厂修期,原车牵引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列车网络监控系统为国外企业提供。四方所主动承担起车辆关键系统国产化和核心技术自主化责任,为车辆的国产化维修提供了整体系统替代解决方案。

同年,重庆跨座式单轨列车在运用中遇到牵引系统故障与检修问题,外方难以提供快速的维保服务,四方所几个月即实现了重庆地铁设备的国产化替代。

通过近10年努力,截至目前,四方所自主研发的轨道车辆三大核心系统:牵引、制动、网络系统,已在国内唯一实现了一体化运用,核心产品已经实现全部覆盖开通地铁的城市,市场占有率居于行业领先位置。

据介绍,三大系统的自主化,改变了过去多个系统、多个国家、多个厂商所带来的服务效率低、维护成本高、技术融合困难等问题,显著提高了运维响应速度,降低了运维与检修成本。

优化海内外多元化市场

四通八达的高铁,创造了百姓出行新速度、经济发展新动力和中国创新新高度,改变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

四方所开拓和优化海内外市场,强化营销能力,创新经营模式,通过投资并购、区域合作等方式,快速做大企业规模。通过集团化管控,优化资源配置,做精产业单元,不断提高运营效率。

而今,经过10年的发展,四方所已逐步成长为轨道车辆领域市场的技术引领者,高铁、城轨、干线列车等获得市场一致认可,智能装备、汽车减振、工程减振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经营业绩快速增长。

孔军表示,企业多元化的目的,不应仅仅是简单地实现市场扩容,而要结合行业技术的未来发展,结合用户需求的持续满足,结合企业自身未来的发展需求,结合企业自有的技术资源与条件,为未来企业发展储备与提供产业支撑。

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四方所将多元业务定位于新兴产业,聚焦智能制造、绿色节能技术,并通过资本手段,积极开拓其他新兴领域。经过近5年的努力,逐步在智能装备、港口装卸、新能源汽车、风电能源等领域取得成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四方所紧跟中国中车的国际化战略,将安全、成熟、先进、可靠的技术与产品,通过跟随出口与直接出口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与地区。目前,先后通过多个国际技术认证,成为阿尔斯通、庞巴迪、塔尔格等国际轨道交通领域重量级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产品出口到欧洲高端市场。

为了建设国际化的科技企业集团,打开面向世界的技术创新之窗,四方所去年在欧洲设立了仓储中心。今年9月28日,公司参股的青岛思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对芬兰倍耐克公司,正式进军工业显示技术领域,并将以欧洲为桥头堡,全力建设海外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