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楚永萍

来源: 2011-09-01
分享到:

楚永萍,1958年8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机械系,现任副总工程师兼转向架设计部部长,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楚永萍同志是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在20多年的工作中,她胸怀发展中国铁路的责任和抱负,勤奋好学,努力工作,勇于创新,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轨道交通转向架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了350km/h中国高速铁路转向架的设计工作,为铁路客车转向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先后荣获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岗位女明星”和“振兴机械建功立业先进个人”、江苏省“岗位女明星”称号,1997年被铁道部授予“火车头奖章”。2000年被选为南京市第十二届党代会代表,2002年被选为中国南方机车车辆集团公司党代会代表和中央企工委党代会代表。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被授予南京市“十大女杰”、“全国劳动模范”。

自从1982年,楚永萍毕业分配到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台车车间,她就和铁路客车转向架制造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主持研发设计了中国首列双层客车转向架、提速车转向架、动车组转向架、地铁车转向架以及米轨车转向架、轻轨车转向架、城际列车转向架等10多个品种客车转向架产品。速度等级从120km/h到200km/h,参与研制了350km/h高铁转向架,其中,PW200K无摇枕转向架获得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PMZ-1、PKZ-1型非准轨客车转向架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引进消化的CL242型200km/h客车转向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1986年,浦镇公司(原南京浦镇车辆厂)承担了设计、制造我国第一列铁路空调双层旅客列车的任务,该列车的209PK型转向架第一次采用了轮轴盘形制动,楚永萍同志和工人们在一起,夜以继日工作,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轴盘压装上取得突破,使浦镇公司生产的双层客车成为铁路客车首列成功装用轴盘制动的车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铁路开始全面提速,而提高铁路客车的运行速度的关键在转向架。从1997年开始,楚永萍同志参与了由铁道部科技司主持的国家级项目“二动一拖”200km/h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的研制开发,从技术方案到施工设计参与了全过程的设计工作,作为主机厂,楚永萍同志组织了“二动一拖”动力型转向架和非动力型转向架的试制、试验工作,解决一系列关键问题。该转向架在西南交大的滚动试验台顺利通过了350km/h的滚动试验。在秦沈高速客运专线运行试验中,最高时速达到292km/h,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

她主持并完成了部科技司下达的160km/h内燃摆式动车组客车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设计,组织讨论并参与了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方案设计及转向架施工设计和结构优化,均表现出良好的动力学性能。

她主持开发了新一代的提速客车用无摇枕转向架。在“200km/h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研制经验的基础上,楚永萍主持研发了PW200K、PW200型系列无摇枕客车转向架,2003年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部级鉴定。对25T型车装用的PW200K无摇枕转向架进行了技术提升,采用了铝合金上、下体连接模板结构,减轻了自重,成功的解决了车体和转向架的模块化连接问题。现已批量装于25K、25T型的发电车、轨检车和行李车等,该项目获得中国南车集团2005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

她主持完成了PMZ-1、PKZ-1型非准轨客车转向架的研制。在吸收国外非准轨转向架的先进技术基础上,采用高园弹簧悬挂、旁承承载的下摇枕的新型转向架结构型式,进行了转向架的三维设计、有限元强度和疲劳计算、车辆动力学优化计算等工作,2005年11月11日通过了铁路专家的技术设计评审,填补了产品空白。

她主持引进了法国ALSTOM公司的CL242型200km/h客车转向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完成了用于25T型客车的CL242-K型转向架的开发和推广应用。通过设计、制造技术文件的转化,进行了200km/h客车转向架的国产化和型式试验,掌握200km/h客车的核心技术,并形成公司高速客车转向架的设计、制造平台。2007年10月,首批CL242型200km/h客车转向架通过了法国ALSTOM公司的首件检查(FAI),标志着浦镇公司生产的CL242型客车转向架达到了ALSTOM公司的技术要求,具备了批量生产CL242型客车转向架的能力。

她主持完成了100%低地板动、拖车转向架的研发。按照中国南车立项要求,在全面调研国外先进的低地板轻轨车辆基础上,结合我国大连、长春市现有的运用条件,提出了小轮径的动力转向架、独立轮对悬挂的拖车转向架的设计方案,完成了100%低地板动车组的编组、主要技术参数、车端连接和上下体接口的研究,组织完成了独立轮对轴桥、内置构架定位、磁轨制动、纵向驱动单元的结构选型和主要设计参数研究等,完成100%低地板转向架的施工设计。

她主持进行了AM96型转向架技术引进和国产化工作。在08年从BOMBARDIER公司引进AM96型200km/h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基础上,组织进行了200km/h高速客车转向架设计、制造技术的转化和国产化,先后完成了试制、整车落成调试和培训服务工作,完成了构架强度试验、正线动力学性能试验,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专家技术评审,并在专运公务车上装车使用了14辆份,实现了首次向四方股份输出高档客车转向架,为公司抢占200km/h及以上高档客车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她主持完成了B23型地铁转向架的引进和国产化工作。为了更好的满足B型地铁市场的开拓,组织引进了ALSTOM公司成熟且有良好业绩的B23型地铁转向架。在ALSTOM公司技术支持下,牵头实施了技术引进和国产化试制试验工作,完成了图纸、规范和技术文件的转化,组织了工装、专用工具的制作和调试,完成了B型地铁构架的试制并通过了ALSTOM的首件,将在公司中标的杭州地铁一号线上投入使用。

她主持完成了马来西亚内燃动车组拖车转向架研制。根据马来西亚内燃动车组恶劣的线路和运用环境,楚永萍以多年积累的设计和制造经验,运用现有成熟结构和无摇枕转向架平台,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完成120km/h马来西亚内燃米轨动车组拖车转向架的设计工作,保证了该项目按时完成交付。

她主持完成了孟买地铁一号线转向架的研制。这是浦镇公司首个地铁出口项目,可靠性要求极高。楚永萍精心组织,先后完成了转向架的相关设计、计算和工艺开发,开展了焊接工艺验证、完成了动、拖车构架试制工作,目前已装车进入试验阶段。

她积极推行精益研发,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完成了自主PW2300型B型地铁转向架的设计和工艺开发。在引进ALSTOM公司B23型地铁转向架的同时,又结合国内现有B型地铁转向架的招标技术要求,主持完成了自主创新的PW2300型地铁转向架设计和工艺开发。通过推行精益研发设计管理,首次按照工位管理制建立了一条精益研发线,实现节拍式设计、准时化设计,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转向架的设计、计算、评审和工艺开发,效率提高一倍以上。该转向架将在公司中标的苏州地铁一号上推广使用。

她组织进行了自主A型地铁转向架的研发。在国内A型地铁投标上,公司长久以来都依赖于ALSTOM技术,为尽快摆脱这种被动局面,楚永萍在引进消化中,不断吸收营养,在自主设计平台上进行再创新,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型地铁转向架,在法国EURAILTEST的AEF实验室按照UIC、EN等标准完成静强度测试、主体结构的1000万次疲劳强度测试、牵引制动吊座的500万次疲劳试验,并将在上海地铁13号线上推广应用。

她主持进行了高速城际动车组转向架核心技术的试验研究。在引进消化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设计、制造技术的同时,她主持开展了自主220km/h高速城际动车转向架核心技术的研究,并取得成功。在西南交通大学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滚振动台上创造了404km/h的最高试验速度;该焊接构架又在法国EURAILTEST实验室进行了严格的静强度试验,还按照UIC615-4和EN13749等标准完成了1200万次疲劳强度试验;委托了柏林工业大学对转向架主要承载件进行了强度评估和动车组动力学性能仿真优化评估,为公司高速城际动车组的市场开拓做好了技术储备。

她积极组织推行图示化的工艺守则并按照精益生产要求完成了转向架制造工艺流程和布局的优化调整。组织编制了全新的图视化工艺守则来指导生产,不仅可以有效的规范制造检验过程,而且可以按照工位制找出生产节拍,为公司深化精益管理做出努力,提升了公司的工艺管理的档次和水平。

她组织开展了新型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研究。特别是-40℃低温焊接填充材料的国产化替代研究,通过大量的焊接接头疲劳试验研究,优化了的国产低温焊接材料的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材料疲劳基本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为降低焊接制造成本打下基础。

楚永萍同志作为副总工程师、研发部门领导,长期奋斗在转向架新研制开发领域,她胸怀抱负,把工作当事业,显示一个出色组织者和专业领头人的卓越才干。她深知转向架对铁路运输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在产品设计工作,以精益为原则,力求做得最好最优。她工作认真,态度严谨,重科学,讲原则,始终保持严谨求实的作风,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各项设计工作,出色完成了转向架设计各个攻关项目。她和科研院所期保持合作沟通关系,工作中不满足现状和已取得和成绩,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她吃苦耐劳,敬重岗位和职责,严以律己,宽以带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身边的技术人员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勇于奉献、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她像一只领头雁,建设起一个高效团结的团队,以学习和事业凝聚起一支过硬的设计队伍,培养了一批作风过硬、业务精淇的设计人员,成为公司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20多年来,楚永萍以自己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研制开发现代铁路客车转向架呕心沥血,不懈追求,勤奋工作,为中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和迎接高铁时代来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