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镌刻在丰碑上的缅怀

来源: 2017-12-29
分享到:

 

1976年,是中国近代史最不平静的一年,开国元勋周恩来、朱德先后离开了他们最钟爱的人民,唐山大地震瞬间夺走了24万同胞的生命,更为震撼的噩耗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离去。瞬间历史好似凝固,山河一片出奇的宁静,世界为之瞩目,人民为之流血的哭泣,二七人心中更是难以抑制的哀鸣。不久,党中央做出决定——建立“毛主席纪念堂”,荣幸的是将纪念堂立柱的花岗岩贴面板的加工任务交给了二七人,工厂随即将任务下达给当时技术最全面,设备最齐全,人才最聚集的修机车间。

修机车间,是负责全厂所有设备大修的车间,大至60吨天车(桥式起重机),小到误差几道(百分之一毫米的俗称)的精密零部件,加工设备大到6米龙门刨床,小到台式钻床,加工能力确实在工厂是屈指可数的,就其加工技术更是独一无二,但所加工对象都是各种金属。面对加工宽约两米,长约五米,厚约100毫米的花岗岩石板,还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难题。对修机工匠,历来有三怕:车工怕车杆(细杆),钳工怕打眼,刨工怕薄片。那么大的石板,只有不到100毫米厚,其脆弱程度及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是可想而知的。但为了毛主席纪念堂早日建成,为了让毛主席的音容笑貌永存,二七人二话没说,立即成立了攻关小组,眼含热泪,披挂上阵。

加工花岗岩的头道难关就是刀具问题,现有的各种刀具倒是不少,但加工花岗岩的刀具却没有,怎么办?工人工程师,劳动模范周达礼,家住北京市内,每天坐通勤车上班,曾为二七厂破解了不少技术难题,如天车拉花键等,面对加工花岗岩的刀具,不禁皱起了眉头。为了攻克刀具难关,他毅然将铺盖带到车间,每日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全部心思全在加工方案上。当时正值初冬,车间还没供暖,相当寒冷,每天深夜只能是和衣而卧,即便如此,仍难抵御寒风的侵袭,有时不得不起来活动活动,再勉强休息。在周达礼的带领之下,一方面加紧研发,一方面四处求援。正当困难之际,从四川某单位(保密)传来好消息,找到加工花岗岩的刀具材料,并初步按要求制作了样品,用飞机运抵北京。研制小组马不停蹄地取回样品刀具,在龙门刨上试装,及时提出改进方案及实际应用方案反馈回四川,几经改进终于解决了刀具问题。

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建成,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发的笔记本和纪念章。

接下来又连续攻克了装卡固定难关,冷却系统难关,吊装翻个难关…… 试加工开始了,操作者小心翼翼地观察每一刀的刀痕和花纹的精度及刀具的磨损状态,一是从来没加工过花岗岩,二是刀具昂贵稀有,一旦蹦刃,直接导致产品的质量不达标,甚至是产品报废。每一刀下去都事关重大,其重大程度是当今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开始加工时,每一刀都如同在操作者的心中滑动。

为了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完成加工任务,修机车间全体总动员,歇人不歇马,凡是能上龙门刨的一律到岗。龙门刨的老手——张明俊、张殿横、刘松江等人分别成为三班倒的领班,周达礼则是24小时现场保驾,有时还亲自操作;维修人员倒班护航,辅助人员保证到位,全车间24小时连续奋战。白天人流不息:有参观的,有领导现场视察指导的,有上级相关部门了解精度和进度的;晚上则灯火通明,龙门刨承载着花岗岩板往返奔驰之声,机器隆隆之声,刀具在花岗岩石板上规律的刨削碰撞之声,指挥吊车的吆喊之声,师傅们互相配合作业的起伏有序的喊话之声,合奏出一组劳动创造交响曲、风雨兼程的乐章。粗糙而不规则的花岗岩,在这乐曲之中变身为纪念堂立柱的庄严华丽的外衣。

二七人化悲痛为力量,用劳动和汗水,把对毛主席的挚爱之情融入了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中,将二七人对毛主席的敬仰缅怀之情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融入于历史长河的涓流。昔日灯火虽泯灭,花岗石板今犹在,贴在立柱上的石板,至今仍在力挺和捍卫着毛主席纪念堂,蕴藏着二七人及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对一代伟人的追思。

毛主席,您永远活在二七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