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详页

长春日报: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速度

来源: 2019-07-23

7月16日,天气晴朗,艳阳高照。与天气相呼应,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客车制造中心装配一车间一派火热景象,工人们正忙着完成出口以色列轻轨车的装配工序。脸上明媚的笑容,手上流畅的动作,无不诉说着中车长客人心中的喜悦,以中国制造为世界送去福祉是他们的骄傲,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车长客的殷殷嘱托。

在2015年同样的夏季中,习近平总书记到中车长客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加快“走出去”步伐,打造“中国制造业亮丽名片”的嘱托刻在中车长客每个人的心中。4年来,中车长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输出中国技术,提供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让更多优质的轨道客车产品服务于世界人民。其间,在海外累计获得16个订单,总金额56亿美元,涉及整车出口超过3700辆。在国际舞台中央,中车长客以中国速度与中国奇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赏,助力中国中车获得“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央企首位。

此次,省委宣传部特组织开展“牢记殷殷嘱托”融媒体宣传报道活动,陆续走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等地,全面反映我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全面展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胜利的豪迈情怀和崭新面貌。

研发 制造 经营

国际市场布局初布完成

中车长客海外业务部市场二部副部长曹亚飞介绍,20多年来,中车长客经历了借船出海、自主航行、跨国经营的国际市场开拓进程,如今产品已出口22个国家、地区,出口车辆近万辆,签约额超过120亿美元。同时,在中亚区、美洲区等建成了功能齐全的本地化营销网点,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组建了国外研发中心。随着研发、制造、营销功能的落地,中车长客已初步完成全球营销网络布局。

随着中车长客综合实力的提升,海外市场营销模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2016年,我们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签订了700辆的地铁车合同,与以往不同,这些地铁车从部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都发生在当地。”曹亚飞介绍,由单一场地生产到多场地联合生产作业,由订单式生产到跨国经营生产模式,这也标志着中车长客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智慧 技术 艺术品

立项攻关多种国际“标准”

“用智慧加技术,将我们手中的产品变成艺术品,这是中国工匠精神,也是中车长客‘走出去’的技术支撑。”中车长客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一车间高级技师李万君在焊接岗位工作了30余年,他扎根在基层一线,与焊花共舞,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面对不同“标准”的焊接难题,用工匠精神为出口车辆保驾护航。

“随着海外订单的增多,我们总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李万君介绍,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在轨道客车制造上有技术、本地化、法律等多方面特殊且复杂的要求,这也是大家常说的“美标”“欧标”等。比如说,美国地铁车转向架焊接使用的板材非常厚,焊接时,板材越厚越容易变形,更易出现缺陷,为此,李万君团队立项攻关,通过改变焊接序列、焊接方法等达到“美标”。

“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对中国技术工人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为我们拓宽了快速成长的空间。”一次出访澳大利亚的经历让李万君感受到作为一名技术工人的骄傲。那次,出访团队在调研过程中,一辆中车长客制造的地铁车疾驰而过,李万君说,“这辆车就是我们公司制造的,转向架是我和徒弟们一起焊接的。”李万君话落,各国代表纷纷竖起大拇指,上前紧紧抱住他。

工匠精神让中国制造拥有国际竞争的优势,中国制造同样也让工匠精神得到世界的赞誉。 

战略 创新 人才

擦亮中国制造金名片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及经济政策对轨道交通行业的持续支持,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给轨道交通行业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为把握发展机遇,中车长客坚持创新驱动,实施转型升级,保持了企业平稳快速发展。

制定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将公司业务发展定位为轨道交通装备的研发试验、新造、检修运维三个板块,积极培养检修运维和研发试验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技术自主创新是中车长客摆脱国外技术封锁的秘籍。为此,近年来,中车长客创建了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五位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在平台基础上每年进行30至50个项目的产品开发工作,努力以技术引领市场。

同时,全力实施人才战略,构建了“公司管总-系统管线-单位管面”的人才开发培养格局。

从技术自主创新到培树工匠再到布局国际市场,中车长客带着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脚踏实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产业报国为中国梦提速,以中国制造为世界舞台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