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长客】中国网:我国首条寒地地铁开通 哈尔滨迈入地铁时代
中国网9月27日讯(记者 陈彬彬) 9月26日上午,哈尔滨地铁1号线载客试运营正式开通。这是我国首条高寒地铁线,1号线的开通标志着冰城哈尔滨终于圆了近四十年的地铁梦,开启了哈尔滨地铁新时代。
昨日是哈尔滨地铁1号线开通的第一天,哈尔滨市民纷纷赶到各地铁站买票“尝鲜”,至10时30分,地铁正式开始售票时,有12个地铁站均出现了市民排队进站、购票的火热场面。据统计,据悉,试营运首日10时30分至21时,地铁总客流量共计85400人次。
据了解,哈尔滨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于2008年09月29日开工,工程从哈尔滨东站到医大二院站,共设16个车站。其中,从烟厂站到和兴路站的一段利用既有隧道“7381人防地道工程”6.3公里和既有车站4个,这使得一期工程建设经费节省9亿元人民币。1号线二期工程为1号线延长段,从医大二院站向南延伸至哈尔滨南站站,设2个站,路线全长3.15公里,投资总额16.44亿元。2012年12月30日,一、二期工程进行试通车。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全长达到17.73公里,共设有18座车站。地铁开通后,其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小时1.78万人次,全日客运量达到27.5万人次,将极大缓解哈尔滨市大直街、学府路等道路的交通压力。
哈尔滨地铁1号线列车这款专为哈市设计的地铁车,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持续运行,是国内首款真正意义上的耐高寒地铁车。列车按照“四动二拖”6辆编组的模式设计,每列地铁有六节车厢,6节车厢最大载客量为1800人。车厢内有电子地图视听报站系统,可实现无人驾驶。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旅行速度不低于每小时35公里。地铁车辆的工业设计方案由德国著名设计师设计;车辆的外部装饰上,以冰的颜色为主色,以雪花点缀,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室内则打造温暖的感觉,座椅和端墙以不同的红色装饰,墙板配合象牙白。作为哈市的首款地铁车型,无论是从设计还是到生产,都体现了国内最高水平。
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已顺利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规划调整后,哈尔滨轨道交通将由原来的总长45.48公里,增加至89.58公里,将形成由原“一线一环”调整为“十字+环线”的轨道交通基本骨架。1号线一期、二期、三期将连通平房区至道外区,2号线一期将实现越江功能,3号线将贯穿4个行政区形成环路。
据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立杰介绍,明年哈尔滨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和3号线争取同时开建,预计5年后通车。届时,冰城市民出行将更加便利。
(责任编辑:姜雨彬)
●中国网:我国首条寒地地铁开通 哈尔滨迈入地铁时代2013年9月27日